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版) .pdf
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题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
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亚洲是人类最早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要发祥地。下列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两河流域产生早期文明②城邦民主政治的出现
③用莎草纸作为书写材料④创造了1到9的数字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题意要求,下列文明成果能印证“亚洲是人类最
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要发祥地”的是两河流域产生早期文明;古印度创造了1到9的数
字。①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城邦民主政治出现于古希腊,古埃及用莎草纸作为书写材料,②③不属
于亚洲文明,排除BCD项。故选A项。
2.公元前6世纪,波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流动的王权是其政治的一大特征。帝国中央政
府没有常驻地,国王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国王常在帝国各行省巡行,接受臣民的诉请,裁决纠纷;
处理总督无法决断的问题。这反映出()
A.希腊化引发的政治制度变革B.波斯政体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C.总督在行省内形成割据势力D.波斯国王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流动的王权帝国中央政府没有常驻地,国王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国王常在
帝国各行省巡行,接受臣民的诉请,裁决纠纷;处理总督无法决断的问题”,可以看出波斯帝国中央政府
没有常住地,所到之处成为权力中心,以及处理总督无法处理的问题,突出说明国王权力巨大,凌驾于
地方总督和臣民之上,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时期,推行的希腊化,此时并没有开始,排除A项;波
斯帝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并不是贵族寡头,排除B项;流动的王权,强化了中央集权,而且材料
也无法得出地方割据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3.“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
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
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
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
确时空是:古代的西欧。材料表明西欧的封建制度是罗马和日耳曼两种文明和制度等结合而产生的,C项
正确;根据所学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
是罗马和日耳曼两种文明共同形成的西欧封建社会,不是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排除B
项;材料没有涉及农奴制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4.英国著名科学史家WC•丹皮尔指出,印度数字先由希腊人发明,后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
拉伯人,阿拉伯人又修改为古巴尔字体(又称阿拉伯数字),替代了累赘的罗马数字。这体现了()
A.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B.古印度科技领先世界
C.商业贸易加速文明交流D.阿拉伯善于学习创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印度数字先由希腊人发明,后传入印度,再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又
修改为古巴尔字体(又称阿拉伯数字),替代了累赘的罗马数字”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希腊人发明,传入
印度,又传入阿拉伯,反映了文明的进步是由于各文明交流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