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的复习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力 复习课件 * 第1节 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 弹力 1、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2、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实验室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4、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5、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 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铅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例题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称物重,其示数为9.8牛,问能否用称量范围为500g的天平称其质量? 例题2:用力推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C 例题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D 例题4.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30N,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A 例题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A 例题6. 几个同学用同一根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 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B 例题7.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 ) 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 12年题:小明学习了力的知识后,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 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没有惯性 D.文具盒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