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孔子的“因材施教”对现代教育教学策略的启示.doc

发布:2016-02-27约4.4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孔子的“因材施教”对现代教育教学策略的启示   摘 要:   “因材施教”在我国教育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在教育理论不断翻新的时代,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掌握好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对不同年龄差异、不同能力差异、不同学习方式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的策略,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本文试着讨论“因材施教”对以上三种差异的影响来分析对现代教育教学策略的启示。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教学策略   一、 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   孔子(公元前551年~ 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如《论语》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其意思为: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便是“因材施教”一语之由来。虽然孔子并没有在理论上明确提出“因材施教”,但却是很好地实践了这一原则并对后世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通常认为, 因材施教的“因”有根据的意思,“材”是学生的心理活动水平, “施”是实施,“教”是指教育教学工作。因此, 因材施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水平和认知水来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包括两层含义: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根据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①   二、“因材施教”的策略   (一)针对年龄差异的教学策略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所处年龄阶段不同,其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同年龄阶段群体间的差异。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1、针对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采取“突出关注焦点”的教学策略   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小学生喜欢富有同情心和能支持自己的老师,要求教师处理问题公正,小学生逐渐对学习材料和智力刺激感兴趣。中学生对老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要求和期望日益提高。因此,小学教学应偏重于选择能引起师生认同和情感共同的教学策略;而中学教学则应重视激活学生智力活动方面的策略。如引导学生发现,教给发现、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观察、总结、推理等。   2、根据学生间人际关系的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组织教学的策略   学生间人际关系的性质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小学阶段,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活动形式单一,大多是以整体(班、组)开展的。较少有结构稳定、时间持久的非正式的小团体存在;中学阶段,学生个体学习中,非正式小团体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小学阶段主要采用一些纪律性公约等“外控”手段来组织教学,教学行为比较简单。中学阶段,教学组织面临着小团体之间矛盾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把“外控”与“内控”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课堂教学的和谐和提高。   3、针对学生对地位和威信需要的意识程度,采取“照顾合理需要”的教学策略   学生对地位和需要的意识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同学好评,但自我地位和威信意识还不强烈,初中以后,学生更明显地意识到对地位和威信的需要,表现为从内心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尤其看重别人对自己智力活动成果的赞扬。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学生,采用有利于合理满足学生地位和威信需要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互动中给予适当的角色扮演,承认,鼓励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等。   4、针对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的长短,采取“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教学策略   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中学生可达到30分钟左右。课堂上“坐立不安”“心不在焉”等注意力分散现象,常常是因为教师讲课时间过长、活动方式单调或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有效的教学应要求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适时变换教学活动方式,确保教学适合学生注意力发展水平,避免因教得不当而产生的厌学或注意力分散现象。   5、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采用认知促进的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