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收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2
1.复习O2、CO2、H2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2.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
1、药品及反应原理
2、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
4、检验
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初中常用实验仪器
试管 锥形瓶 烧杯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集气瓶 玻璃片 水槽
铁架台 酒精灯 双孔胶塞 单孔胶塞 导管1 导管2
一、 O2 的实验室制法
过氧化氢(无色溶液)、氯酸钾(白色固体)、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2H2O2 2H2O + O2 ↑
1.药品:
2.实验原理
3.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 装置的选择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克/升,密度比空气大(空气密度1.293克/升)。
2)用高锰酸钾制取02的装置选择
1.按要求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的主要操作步骤:
3.固定试管和集气瓶.
2.装入药品(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5.收集气体
6.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4.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7.后熄灭酒精灯
8.正放集气瓶
查
装
点
收
移
熄
放
定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5.检验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复燃则为O2。
6.验满方法:
带火星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复燃则满或当集气瓶内水全部排尽且有大气泡从瓶口冒出时则满。
二、CO2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CO2最适宜的药品是:
石灰石 (或大理石)和 稀盐酸
为什么不用下列物质
原因
硫酸和石灰石
石灰石和浓盐酸
碳酸钙粉末
或碳酸钠粉末
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浓盐酸会发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收集的气体不纯。
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气体。
2.实验原理
3.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
4.实验步骤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震荡,石灰水变浑浊则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查装置气密性
三、H2的实验室制法
Zn+H2SO4=ZnSO4+H2↑
1.药品:
锌和稀硫酸
2.实验原理:
3.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4.检验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物只有水。
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氢气难溶于水。
氧气、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高温煅烧石灰石
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使液态氮先汽化
方法
原理
O2
CO2
工业制法需考虑因素: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能否大量生产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取药品需考虑的因素:药品的价格、反应条件、反应速率、收集难易、气体的纯度、安全与否、是否环保等。
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取药品的选取
四、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规律
基本类型:
1)固体反应物(需加热)--固固加热
设计原则:
2)固液反应物(不需加热)--固液不加热
2、气体发生装置
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注意事项:
(1)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2)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4)导管稍露出橡皮塞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固体反应物(加热)--固固加热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气体放出的速度
---防止伸入太长不易于气体排出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试管炸裂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2)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不加热
(d)
(a)
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b)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
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增加药品不太方便。
装置(a)的特点:
装置(b)的特点:
装置(c)的特点:
装置(d)的特点:
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导管只需突出胶塞少许,便于气体的排出。
基本类型:
3)排水法
2)向下排空气法
设计原则:
1)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