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语言学概论》试卷B的参考 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丽水学院
— 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答案(B卷)
课程 语言学概论 使用班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14 10 10 10 16 20 20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空格,每空格1分,共14分)
1.在中国,早期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汉字的字义、字音、字形进行的,产生了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三个分支,统称为“小学”。
2.被尊称为“19世纪的亚里土多德”的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预设的概念,他的理论被公认为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3.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4.语言的变异可以分为地域变异、社会变异和功能变异等3类。
5.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道德哲学家奥斯汀,他认为,语句有命题意义和施为意义两层意义。
二、判断是非题:对的写“√”,错的写“×”(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肺是人类发音的动力站,声带是发音体。
(×)3.元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4.超音质音位又叫“超音段音位”或“非音质音位”。
(×)5.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b]和[p]是两个音位。
(√)6.福建“沙县县”简称为“沙县”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机制。
(×)7.词序和虚词是俄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
(√)8.语法手段中的“零形式”也表示语法意义。
(√)9.就其实质而言,语法规则表现的就是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
(×)10.湖南江永的“女书”体现了语言的性别变异。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②)1.语言符号的符号是:
①声音 ②文字 ③它所代表的事物 ④发音器官
(④)2.我国青海五屯话是一种:
①皮钦语 ②洋泾浜 ③新美拉尼西亚语 ④克里奥尔语
(③)3.合作原则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①奥斯汀 ②利奇 ③格赖斯 ④莫里斯
(④)4.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①异根式 ②重音 ③词缀 ④内部屈折
(③)5.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正确的描述是:
①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
②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
③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
④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
(④)6.俄语、汉语、日语3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
①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 ②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
③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 ④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
(③)7.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①阳光的温暖 ②马上开始
③The sun rise ④Worker and peasant
(①)8.就下列词语来看,只有 组中的汉字全都能独立地表示语素。
①山峰 音乐 事理 委员 ②沙发 吉它 卡片 罗马
③葡萄 玻璃 枇杷 纱门 ④蜘蛛 窈窕 逍遥 逃遁
(③)9.古汉语声母中有[b][d][g][p][t][k],现已合流为[p][t][k]了,这条语音规律叫做:
①腭化规律 ②清音浊化规律
③浊音清化规律 ④浊音送气化规律
(③)10.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
①语音 ②词义 ③词汇 ④语法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2.义素:词义构成的最小单位。
3.组合关系:语言单位在语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
4.皮钦语:在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因语言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临时交际工具。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其中第1、4题每题4分,第2、3题每题5分)
1.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什么?
①抽象和具体的统一。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1分
②一般和个别的统一。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1分
③客观和主观的统一。语言是客观的,言语是主观的。1分
④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灵活的。1分
2.简要说明义素分析的作用(至少举1例)。
①可较简便地解释某些采用列举法难以解释的词义,能以少数义素说清若干词的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