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上市公司多元化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文献综述.doc

发布:2017-09-10约7.3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献综述 浙江上市公司多元化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家安索夫H. I. Ansoff)首次明确提出了多元化经营的概念,随后,多元化经营被逐渐认为是扩大利润、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战略,多元化经营被很多企业所广泛采用,通过对1997年全球100家最大的企业的分析发现,其中有75%实施了多元化经营,对我国上市公司中的105家企业的抽样分析也发现,79%的企业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针对浙江地区上市公司,进行相应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期待为浙江上市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选择提供有效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多元化经营概念的界定 由于观察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多元化经营存在不同的定义,专家学者对多元化效应也颇有争议,在对多元化与公司的绩效研究以前,有必要对多元化经营的概念作一概述,并界定本文所采用的多元化经营的定义。 多元化概念最初由美国著名的企业战略专家安索夫H. I. Ansoff)在20世纪50年代在其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论文《多元化战略》首先提出的。在这篇论文中,安索夫根据美间最大的100家企业的发展和变化,总结出它们成长的四种基本方向1)在现有市场内的增长2)开发新市场3)开发新产品4)多元化。安索夫认为多元化就是用新产品开发新的市场。 1959年,女学者彭罗斯E. T. Penrose)在其专著《企业增长理论》一书中,对企业多元化经营含义进行界定,认为企业在基本保留老产品生产线的情况下,扩展其生产活动,开展多种新产品的生产。于是,多元化就包括最终产品的增加,纵向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生产领域数量的增加,而生产领域数量的增加对多元化的度量最为重要。美国第一个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问题的学者戈特Gort, 1962)认为,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Heterogeneity),他强调的市场异质性不同于同一产品的细微差别化。因此,可以给企业多元化下这样的定义,即指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跨一个以上产业的经营方式或成长行为。 在我国,多元化Diversification)又称多角化,多样化经营、多种经营。我国有关词典中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经济大词典》把多元化经营定义为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经营策略。《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的解释是多元化经营,也称多角化,是资本土义垄断企业将其投资扩展到多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经营方式。《现在经济词典》将多元化解释为一个地区产业的多元化或一个企业出售产品的多元化。我国学者刘翼生认为,多元化是指企业同时生产两种以上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者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 2 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分析 国外学术界对多元化与企业绩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多元化程度与绩效、多元化类型与绩效两个方面。 2.1 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绩效 2.1.1 国外多元化程度与绩效的研究分析 对与多元化程度与绩效的关系很早就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使用了不同的多元化程度的衡量指标和绩效衡量指标,并得出了不一致的研究结论。Gort1962)最早通过企业的业务单元数量、专业化比率以及业务单元数量和专业化比率的乘积这二种计量指标来衡量多元化的程度,对美国111家大型制造业企业1947年1957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企业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性。后续Raverscraft1983)以1975年的258家公司为样本,用Herfindahl指数计量多元化程度,结果表明企业多元化程度与边际毛利率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Lang和Stulz1994)利用Compustat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多元化对Tobins Q值的影响,结果发现Tobins Q值与公司多元化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Berger和Ofek1995)间对3600多家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其研究发现多元化减少公司价值的13%15%。Lins和Servaes2002)对七个新兴业洲市场国家企业的多元化价值进行了验证,显示那些附属于行业团体的企业以及那些管理所有权集中度在10%和30%之间的企业有一个显著的多元化折价。Amit和Livant1988)、Delios和Bearnish1999)等也得出了多元化与绩效负相关的结论。多数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多元化的程度越高,价值损失越大,并且多元化经营还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多元化并不一定会降低企业的绩效。Rhoades1973)对241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Cart1977)研究了374家财富500强公司,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与绩效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GrantJammine和Thomas1988)间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