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献综述
浙江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1 相关的研究方法总述
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一直以来就受到广泛研究。Beaver(1968)研究结果表明盈余公告有明显的信息含量。Ball(1968)和Brawn(1972)Ohlson(1995)和Feltham and Ohlson(1995)推导出留存收益估价模型(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即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现行净资产账面价值和预期未来超常利润的现值之和,所谓预期超常利润等于预测利润减去资本费用后的余值。感觉留存收益模型易于估价是因为在干净剩余假设下,人们可直接使用超常利润预测值来对企业估价,而不用根据预测报表提取净现金流量。
Collins,Maydew and Weiss(1997)Penman(2001)认为只有符合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价值,在此后的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在复杂环境下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陆宇峰(1999)较早地对我国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他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19941997年度的会计数据对修砸Ohlson模型进行了检验,既而得出如下结论:①净资产倍率高预示着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高。②市盈率商预示着未来的盈利增长率高。③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联合对股价的解释力度逐年增强。
同陆宇峰一样,戴彦雄(2009)也是建立各种会计指标和股票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对股票的解释能力较强,说明会计在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理,杨雁(2009)通过建立会计信息与股价反应的研究模型,得出结论: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中,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会计信息和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最为明显(2007)研究的是简化模型是否能有效地解释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根据因子分析原理分析各会计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找出能够反映多项会计指标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的公因子,再用公因子代替各会计指标作为自变量,构建反映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的简化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简化模型同样能有效地解释(2002)主要研究剩余收益、收益和净资产三个变量对股价的解释能力,研究结果发现:①收益、净资产、剩余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②与0hlson模型预测一致,股票价格与收益(净资产和剩余收益)呈正相关。③市场对剩余收益的定价乘数低于对收益的定价乘数,表明市场可能认识到剩余收益作为非正常收益,持续性较差。
因为剩余收益、收益和净资产在一般公司年报中有所体现,所以李向荣(2005)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及股票收盘价格数据,但他研究的重点却是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利润和净资产的股价相关性在不同行业的差异,得出3个主要结论: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股价相关性远高于2002年以前的大样本实证研究结论不同行业之间,上市公司会计利润和净资产对股价的综合解释力,以及各自的增量解释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较大程度上可以被不同行业在无形资产密集度、交易对信息的依赖程度、盈利能力、平均公司规模及股本结构方面的差异所解释。(2002)得出的结论是:①我国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会计盈余中。②自1995年到2001年期间,我国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并且在1996年达到最高。③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和庄家的市场操纵是导致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且盈余管理和市场操纵之间存在互相配合的现象。
3 总结
上述研究的共性在于:都是考察我国会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所用的基础模型都是Ohlson股价模型或报酬率模型,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即研究的角度和所得的结论有一定的差异。陆宇峰(1999)的研究重点考察净资产倍率和市盈率的投资决策有用性。而杨雁(2009)觉得对股价的影响最为明显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会计信息和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信息(2002)从股票定价的角度讨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发现流通股比例加入Ohlson模型,会显著提高模型的解释效力。王福胜和周文娟(2007)发现简化模型同样能有效地解释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2009)通过利用其中期财务报告数据和股票收盘价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加以解释,同样李向荣(2005)也是利用股票收盘价格数据,进行实证研究Ohlson股价模型或报酬率模型,没有深入研究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关系。
(3) 没有进行全面分析,摘取的变量不能代表总体。
参考文献
[1]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净资产、剩余收益与市场定价: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J].金融研究,2002(4).[2]李寿喜.我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机制的变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6).
[3]戴彦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