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复习总结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 教学设计
利川市谋道镇中台小学 黄金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7面《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明确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进行熟练运用,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平面几何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事物间有联系可转化的观念,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
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整理知识,掌握复习方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图形贴纸
学具准备:素材纸、每小组一套平面图形学具、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4分钟)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放了两天春假,在春假期间,同学们都进行了一些户外实践活动,老师也在你们的家乡——磁洞沟进行了采风,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的采风照片。(课件展示几张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照片吗?我打算把这些美丽的照片做成相框挂在我们的教室,让我们的教室更加美丽。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给它们分别加上木框,需要多长的木线条?这是求它们的什么?如果要给它们分别装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是求它们的什么?
师:生活中常常会求一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课题)
2、请回顾一下我们小学阶段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学生说,老师将图形贴在白板上)
二、复习周长与面积的概念(6分钟)
1、什么是周长和面积?请同学们举例说明。(请同学们自己回顾一下,再和小线成员交流一下,举例要联系我们的生活)(3分钟)
周长:物体所有边长的总和
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面的大小
举例: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铁环有多长,是求它的周长。
用围栏围一个鸡舍,是求周长。
一块地有多大,是指求它的面积。
数学书的封面有多大,是指的它面积有多大。
2、 请同学们在素材纸上用红色的笔画出下面图形的周长,用黄色(如果没有黄色的笔就用铅笔画斜线代替)涂出它们的面积。(3分)
三、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18分钟)
1、回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公式。(4分钟)
师:这6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你们还记得吗?请用字母表示出每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没有计算周长的公式,我们是怎样求周长的?
生:把每条边加起来,就是求边长总和。
(学生完成在素材纸上,老师点生回答)
2、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10分钟,学生合作3分钟,讲解7分钟)
小组合作:回顾一下,这些图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图形,剪一剪、拼一拼吧!
(学生操作完成,老师点生回答并演示)
师:长方形:利用数方格的方法推导。长的个数×宽的个数=总个数
正方形:将正方形看作是边长相等的长方形
平形四边形: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三角形: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除以2或乘1/2
梯形:用两个相同的梯形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除以2或乘1/2
圆形:将圆分割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分成的等分越多,越接近于长方形。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4分钟)
现在请大家结合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老师的摆图,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摆?这样摆有道理吗?
(学生思考,老师点生回答)
师总结:这说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利用转化的思想,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将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板书:转化 联系)
四、综合运用,发展延伸。(8分钟)
1、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下面每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2分钟)
32、一个正方形的内部有一个四分之一圆(阴影部分)。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c㎡,阴影部分的面积部分是多少?(4分钟)
3
3、在2题中,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 )(2分钟)
A、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B、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D、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五、课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