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贸易地理》 教材:《国际贸易地理》 主编:于志达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讲:梁娟 juanljlj@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内容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一、国际贸易地理的产生与发展 二、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对象 研究世界上各国家(包括国家集团)、各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与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三、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属性 是国际贸易科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属于边缘学科。 第二节 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内容、任务 一、主要研究内容 (一)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诸因素 1.各国家或地区自然条件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 3.人口及劳动力条件 4.社会经济基础 四条件(因素)对国际经贸和一国外贸的发展和分布产生综合影响。 (二)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 进出口商品是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其结构特点反映了国际间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市场供需关系。也是各国家、各地区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商品竞争力大小的标志。 对国际贸易中商品种类、流量、流向的地理研究,是国际贸易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地区格局的研究 这是由本学科基本属性之一——地域性所决定的。 研究地区分布、地区差异和全球格局是国际贸易地理的核心与重点内容。 二、基本任务 三大任务:文化教育任务、理论研究任务和实践应用任务。 本课程在我国尚属新兴科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才引起重视,因而理论及实践经验的研究还处于不完善、不成熟的阶段。而且,鉴于国际经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及时研究、总结和论证,从这种意义上讲,理论研究任务是本学科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方法 作为边缘性学科,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均适用于国际贸易地理。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法、图表法、文献资料法、相关分析和类比法及地图法等。 现代方法主要是数理方法、系统方法、计算机方法等。 国际贸易地理: 第一章 概述 2 第二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6 第三章 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 2 第四章 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4 第五章 国际贸易运输 4 第六章 世界经济性特区 2 第七章 石油及农矿原料生产与贸易地理 4 第八章 美国 2 第九章 日本 2 第十章 欧盟四国 4 第十一章 俄罗斯 2 第十二章 加拿大与澳大利亚 2 第十三章 新兴工业化国家 2 第十四章 发展中的大国--印度 2 第二章??????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课时:6学时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是指所有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土壤、动物和植物等。 第二节 人文地理因素与国际贸易 是在人类自身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包括人口民族、科学技术、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状况等。 作业: 1.查资料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2.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地形、气候,说明其对这两个国家经济贸易的影响 3.世界上有个几个内陆国?说明这种地理位置对这些国家的影响。 4.例说明环境质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比过去更加突出。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有助于预测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等。 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部分。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所有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土壤、动物和植物等。由这些要素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综合体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即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改变,从而影响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改变。 一、地理条件与国际贸易 (一)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和特点 (二)地形的种类与分布 (三)地形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一)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和特点 1.分布: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海洋约3.61亿,占地球面积的71%,陆地为1.49亿,占地球的29%。 有七大洲四大洋。 2.特点: (1)陆地集中在北半球。约占北半球面积的2/3。 (2)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很多地方海岸曲折,多岛屿、海峡等的地方,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港口。 (二)地形的种类和分布 陆地表面高低不平,有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和山地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