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方案、疗效判定和方案更改HIV感染分期 WHO临床I期:无症状期 WHO临床*期:轻度疾病期 WHO临床3期:中度疾病期 WHO临床4期:严重疾病期WHO的临床分期 WHO临床Ⅰ期:无症状期 无症状 持续的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WHO临床Ⅱ期:轻度疾病期 无原因中度体重下降(体重下降<10%) 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 带状疱疹 口角炎 反复性口腔溃疡 脂溢性皮炎 瘙痒性丘疹样皮炎(PPE) 真菌性甲炎 WHO临床Ⅲ期:中度疾病期 WHO临床Ⅲ期:中度疾病期 无原因重度体重下降(体重下降10%) 无原因超过1个月的慢性腹泻 无原因的长期发热(间歇性的或者持续性的发热超过1个月) 持续性口腔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 口腔毛状白斑 严重的细菌性感染(肺炎,脓血症,脓性肌炎,骨或关节感染,菌血症或脑膜炎) 肺结核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炎、牙龈炎、牙周炎 无原因的贫血(<80g/L)、中性粒细胞减少(<0.5×109/L)或血小板减少(<50×109/L) WHO临床Ⅳ期:严重疾病期(艾滋病) HIV消耗综合征 肺孢子菌肺炎 反复严重的细菌性肺炎 慢性单纯疱疹感染(超过1个月的口腔、生殖器或肛门直肠感染,或者任何内脏器官感染) 食管念珠菌(假丝酵母菌)病(或者气管、支气管或肺部真菌感染) 肺外结核 卡波济肉瘤 巨细胞病毒感染(视网膜或者其他器官感染) 弓形虫脑病 HIV脑病 肺外隐球菌感染(包括脑膜炎)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进展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慢性隐球菌病 慢性等孢子虫病 播散性真菌病(肺外组织胞浆菌病或者球孢子菌病) 复发性败血症(包括非伤寒性沙门菌病) 淋巴瘤(脑部淋巴瘤或者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侵袭性宫颈癌 非典型播散性利什曼原虫病 有症状的HIV相关性神经炎或者心肌炎 入选标准之病人适宜性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 临床标准实验室标准处理意见 急性感染期任何CD4水平治疗 WHO分期3、4期任何CD4水平治疗 WHO分期任何分期CD4≤500个/ul治疗,须保证依从性,CD4≤350个/ul 优先 WHO分期任何分期任何CD4水平活动结核、乙肝、HIV相关肾病、妊娠、配偶或固定性伴单阳(治疗意愿,依从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 年龄处理意见 1全部治疗 1-5全部治疗(≤2岁或 WHO分分期3、4期或CD4≤750个/ul或CD4≤25% 优先) 5--WHO分期3、4期或CD4≤500个/ul全部治疗( CD4≤350个/ul优先) 急性感染期 HIV进入人体内与CD4细胞融合。在2天后到达局部淋巴结,在5天内进入血液循环,在周围血中查到HIV病毒,其结果是导致HIV全身播散。 急性感染期临床表现 感染后80-90%出现临床症状(报道数据不一) 潜伏期:2-4周。 症状:通常出现在血清阳转之前 发热(96%)且是自限的,经常持续1-3 周。一般是由细胞因子产生的免疫系统的高应答有关。 淋巴结肿大(74%) 咽炎(70%) 皮疹(70%) 急性感染期临床表现 口腔、食道溃疡(70%) 关节和肌肉痛(54%) 腹泻(32%) 头痛(32%) 恶心呕吐(27%) 肝脾肿大(14%) 鹅口疮(12%) 神经系统表现:脑炎(8%)、末梢神经炎(8%) 急性感染期实验室检查特点 1、抗HIV(-)?(+):2-8周(平均25天),少数3-6个月。CD4在正常范围,CD4/CD8↓.淋巴细胞↓,CD8↑,CSF:WBC↓,蛋白↑ 2、P24抗原阳性:可出现在抗HIV阳性前2-3个月,阳性率75%,和HIVRNA(2-3%假阳性),2W—2M3、CD4减少,很快回升。但是不能回到基线水平。主要是因为HIV在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破坏或转移到淋巴组织中有关。CD8往往增加,从而导致比值下降。 抗病毒药物种类 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 抗病毒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为至少三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主要方案为2NRTIs + NNRTI /PIs,此外特殊情况下还可使用3NRTIs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为: NRTIs抑制反转录酶酶的活性 NNRTIs与反转录酶捆绑,抑制其功能 PIs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抗病毒治疗监测 HIV感染的自然史 HIV感染的自然史 HIV感染分类的补充 一级:CD4≥500/ul CD4 ≥ 29%二级:200/ul≤CD4≤499/ul14%≤ CD4 ≤28% 三级:CD4〈200/ul CD414% 疗效判定 病毒学失败 病毒学失败类型 免疫学失败 临床失败 治疗失败的原因 谢 谢! 不依从导致更换治疗方案 治疗失败和二线药物 * 不依从导致治疗失败 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 必须先解决依从性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