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docx
PAGE
1-
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第一章培养目标与原则
第一章培养目标与原则
(1)本规定旨在明确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目标、原则和基本要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培养目标为:使学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包括: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能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
(3)培养原则包括: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培养。
第二章学位授予与毕业要求
第二章学位授予与毕业要求
(1)学位授予条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须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课程考核,完成学位论文,并经答辩委员会评审通过。具体学分要求为:专业基础课程不少于18学分,专业课程不少于18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2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12学分。以2022届毕业生为例,平均学分修满率为95%,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率为98%。
(2)毕业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具备以下毕业要求:完成规定学分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学分成绩;完成学位论文,并提交符合学校要求的论文答辩;通过英语水平测试,达到规定的英语水平;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能力,能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2021届毕业生为例,英语水平测试通过率为92%,其中通过六级考试的比例为30%。
(3)学位授予程序:学生完成规定学分和毕业要求后,向所在学院提交毕业申请。学院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审批。研究生院组织学位评定委员会对申请者的学位论文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授予学术学位。以2020届毕业生为例,学位授予流程平均耗时为3个月,其中论文答辩环节平均耗时为2个月。
第三章课程学习与考核
第三章课程学习与考核
(1)课程设置:重庆理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等,占全部学分的2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共计占全部学分的50%,旨在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以2022年为例,共有公共课20门,专业基础课15门,专业核心课12门,专业选修课20门。
(2)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论文等形式进行。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分别占总学分的40%和2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占20%,实验报告和论文各占10%。以2021年秋季学期为例,共组织闭卷考试30场,开卷考试20场,平时成绩评定覆盖90%的课程。
(3)考核结果:课程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和良好等级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0%,中等等级的学生占30%,及格和不及格等级的学生占10%。对于不及格的学生,学校提供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合格后可获得及格成绩。以2020年春季学期为例,补考通过率平均为85%。
第四章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
第四章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
(1)研究工作安排: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由导师指导,主要包括文献调研、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环节。研究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文献调研阶段、实验研究阶段和论文撰写阶段。文献调研阶段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2022届毕业生为例,文献调研阶段平均耗时3个月,学生平均查阅文献量达到100篇。
(2)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研究阶段是硕士研究生研究工作的核心,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实验设计需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原则。以2021届毕业生为例,实验研究阶段平均耗时6个月,其中实验设计阶段占2个月,实验实施阶段占4个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需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
(3)论文撰写与答辩:论文撰写阶段是硕士研究生研究工作的总结,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学术论文。论文撰写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初稿、论文修改和完善等环节。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需遵循学术规范,确保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以2020届毕业生为例,论文撰写阶段平均耗时8个月,其中选题和开题报告阶段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