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质量评估实施计划方案.doc

发布:2018-10-09约2.8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为贯彻落实《蚌埠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实施意见》(蚌教〔2XX〕73号),特制定《蚌埠市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方案》。 一、评估目的 全面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整体提升我市小学的办学水平,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通过评估与督查,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促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与学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不断促进学校规范化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升我市小学的办学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评估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施教学全过程评价为原则,以学生、家长、社会满意为标准。 2.科学性原则 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坚持发展性评估,做到评估与教学管理相结合,评估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评估与教师发展相结合,评估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相结合。 3.可行性原则 对教学质量的评估,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发展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质量要求,对不同类别的学校实施有区别的评估。通过评估,进一步形成全面的教学质量观。 三、核算办法 本评估方案满分为5分。由过程性评估(4分)和教学质量评估(1分)两部分组成。 学校的最后得分:过程性评估得分+教学质量评估得分。 四、评估内容 第一部分:过程性评估内容分为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日常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成果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满分为4分。 此项由各区教育局考核、核算后,每年六月底之前报市教育局。具体评估时间由各区根据工作计划自行安排。 过程性评估细则见附件。 第二部分:教学质量评估由基础年级教学质量(2分)、教学质量抽测(2分)和小学毕业水平测试(6分)三项指标组成。 1.基础年级教学质量得分(2分) 计算方法: 平均分得分=1×(被考评学校的年级平均分÷本次区最高平均分); 优秀率得分=5×(被考评学校的年级优秀率÷本次区最高优秀率); 及格率得分=5×(被考评学校的年级及格率÷本次区最高及格率); 基础年级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平均分得分+优秀率得分+及格率得分。 2.教学质量抽测得分(2分) 计算方法: 平均分得分=1×(被考评学校的年级平均分÷本次区最高平均分); 优秀率得分=5×(被考评学校的年级优秀率÷本次区最高优秀率); 及格率得分=5×(被考评学校的年级及格率÷本次区最高及格率); 基础年级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平均分得分+优秀率得分+及格率得分。 3.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得分(6分) 计算方法: 平均分得分=3×(被考评学校的年级平均分÷本次市最高平均分); 优秀率得分=15×(被考评学校的年级优秀率÷本次市最高优秀率); 及格率得分=15×(被考评学校的年级及格率÷本次市最高及格率); 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得分=平均分得分+优秀率得分+及格率得分。 学校累计考核得分=基础年级教学质量得分+教学质量抽测得分+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得分。 以上核算,均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 平均分: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相加的总分÷3。 优秀率:优秀分占总分的85%。 及格率:及格分占总分的6%。 基础年级教学质量指的是: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成绩。教学质量抽测的年级由市教科所在抽测前一个月通知各区。 基础年级教学质量得分、教学质量抽测得分由各区教育局完成,并且在考试半个月后,上报市教科所。 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得分由各区教育局核算所属各学校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后,上报市教科所,由市教科所最后核算。 各学校累计考核得分由市教科所核算。 五、保障措施 1.市教科所应加强对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学评估的水平; 2.市教科所和各区教研室必须重视做好监测年级和试题考前的保密工作。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蚌埠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实施意见》,做好每次教学质量监测的考务管理工作,教师交换监考,保证考试结果准确、真实、有效; 3.每次评估后,均不得给学校和学生排名,不能公布名次。 六、结果运用 1.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要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各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要在监测后,认真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对平均分、及格率较低的学校,市教科所和各区教研室要帮助分析原因,并督促整改; 各县可以根据本方案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篇五: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管理永恒的主题,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