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技术交底--10.27教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交一航施表
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施工单位:金普新区软基处理项目部 工艺级别:D级 编号:
单位工程金普新区木业产业园软基处理及场平
一期工程施工交底
时间分项工程强夯施工工程
部位强夯处理区接受班组及管理部门工程部、测量班组、强夯班组工程数量约20万㎡进度
要求2016.10.19—
2017.01.19质
量
标
准一、强夯施工主要检验项目
1.夯锤的质量、落距、夯点的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2.强夯处理后地基的强度或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二、强夯施工一般检验项目
1.夯击的范围、夯击顺序、夯击遍数及两遍点夯之间的间隔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
2.强夯地基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1夯击点中心位置150抽查5%2用经纬仪或拉线和钢尺测量纵横两个方向2夯后场地整平标高+20
-50每100㎡一处1用水准仪按10m方格网测量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一、工程概况
强夯处理区面积约20万平米,共分12个施工单元。强夯采用2遍点夯,1遍满夯。夯点呈正方形布置,间距6米,二遍点在一遍点中间。
强夯处理区施工单元布置图及控制点坐标:
图1 单元布置图
图2 控制点坐标表
二、施工准备
1.场地标高、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
2.设备、机具进场并完成组装、调试;
3.施工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培训;
三、施工工艺及流程
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3 强夯施工工艺图
四、施工方法
1.测量定位
施工前由项目部测量人员用GPS放出各施工区域的施工边线并用彩旗做好标记。
2. 场地整理及回填整平
由于强夯区域内场地高低不平,局部有水沟、植被、建筑及建筑垃圾等,所以强夯施工前先要对原场地进行清理整平。清理整平时采用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进行整平回填,自卸车倒运清除和回填用山皮土。场地内植被和建筑垃圾需清除干净,并运出强夯区域以外指定存放位置。场地平整完成后对场地标高进行5m×5m网格高程测量,报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第一遍点夯
⑴ 夯点正方形布置,间距为6.0m×6.0m。
⑵ 夯前使用GPS和米尺在场地内用红色包装袋标记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
⑶ 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⑷ 设置起升高度。
⑸ 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后自由下落进行夯击,强夯机自动记录每一击夯沉量。
⑹ 往复夯击,按规定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方可移至下一夯点。
⑺ 重复以上工序,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4.夯坑推平
第一次点夯完成后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将第一遍点夯后的夯坑推平,整平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00mm,对场地进行5m×5m的网格高程测量。
5.第二遍点夯
第二遍夯点布置在第一遍夯点之间,间距为6.0m×6.0m,距第一遍点夯的间歇时间由孔隙水监测消散情况控制,孔隙水压力消散率应大于70%,且不小于20天,方可进行第二遍夯击施工;点夯法夯点布置如下图(图中①为第一遍点夯夯点位置,②为第二遍点夯夯点位置):
图4 点夯夯点布置
6.平整场地
第二次点夯完成后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将第二遍点夯后的场地整平,整平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00mm。并应满足强夯机进行满夯的条件。对场地进行5m×5m的网格高程测量。
7.满夯
满夯在第二遍点夯完成后,由孔隙水监测消散情况控制,孔隙水压力消散率应大于70%,且不小于20天后方可进行满夯。满夯夯击能为1500kN·m,夯锤锤印相互搭接1/3锤底面积,满夯1遍,每点夯2~3击。满夯法夯点布置如下图:
图5 满夯夯点布置图
8.碾压整平
满夯施工完成后应用推土机将顶面进行平整并具备碾压条件。对于场地标高不到设计标高的部分区域,回填山皮土,粒径不大于15cm,含泥量不超过30%,按30cm一层进行分层碾压至设计交工面高程,分层碾压采用激振力为200kN的振动压路机碾压6~8遍,直至无轮迹为止;场地高度达到交工标高后进行5m×5m的网格高程测量。
五、施工操作要点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主夯点能级、落距、击数、夯击范围、满夯搭接范围等满足设计要求。
2.测量放线必须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3.施工中质检员要随时检查。
4.质量要求见下表:
序号项目施工质量要求检查方法备注1主夯点夯击能3000KN.m计算法2满夯夯击能1500KN.m计算法3主夯点击数≥8击/点计数法4满夯击数2击/点计数法5测量放线偏差≤50mm钢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