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docx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
1.蜡烛的变化
1.(背)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
2.实验一:点燃蜡烛,观察燃烧后的现象
所需材料:烧杯、抹布、蜡烛、火柴、澄清的石灰水、白瓷碗等。
实验方法:①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有水雾出现。(蜡烛燃烧,会产生水)
②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上会有一层白色固体出现。(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③将一只白瓷碗放在火焰上方烧一会儿,白瓷碗的底部会被熏黑了,用手抹一抹,是一层黑灰。(蜡烛燃烧,会产生炭黑)
3.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盐溶解,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成钢锭,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烟花绽放,火柴燃烧,石灰石遇盐酸,
2.铁钉生锈
1.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2.(必背)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假设: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实验器材:铁钉、试管、蒸馏水、食用油、干燥剂等。
实验设计:
①把铁钉放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中。
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在有水、有空气的环境里。
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在没有空气、只有水的环境里。
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在只有空气、没有水的环境里。
②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和水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3.(必背)预防铁生锈的方法:①擦去水分,抹点油;②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③喷漆;④覆盖瓷釉;⑤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
科学原理:①-④为了隔绝空气和水分;⑤改变钢铁内部结构,增强抗腐蚀能力
4.拓展:生活中常见的防锈方法
①将铁锅、刀、勺、铲等晾干或擦去水分。
②用橡胶或者塑料包裹在铁制品的表面来防止生锈,如:铁丝衣架或回形针用塑料包裹。③缝衣针用锡纸包装。④在水管漆上沥青,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防止水管外部的锈蚀。
3.制作汽水
1.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汽水,会使人感到清凉。因为气体从口中和鼻中排出时,会带走身体里的一部分热量。
2.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能产生气泡,气泡是二氧化碳。
3.(必背)实验: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生命气体。
问题: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
假设: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锥形瓶、带有胶塞的玻璃导管、白醋、小苏打、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实验设计:在锥形瓶中多装入小苏打,然后倒入白醋,快速将连着塑料弯管的瓶盖盖上瓶口,拧紧,将塑料弯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实验结论:将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背)汽水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饱和水溶液。工厂在生产汽水时,通过加大压力和降温的方法。
4.化学家的研究
1.(背)在众多的科学家中,有一类是化学家,他们常常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成分,并制造新物质。
2.化学家通过研究物质的性质和成分,采用提取、合成等方法,发明了许多新物质。
3.工业——化学家分析出天然橡胶的成分,并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出合成橡胶。轮胎、胶鞋都是用合成橡胶做的。
4.医药——制造阿司匹林的主要原料水杨酸,最初从柳树皮中提取,后来化学家用合成的方法制备。
5.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卷心菜中富含的维生素u,可以用于治疗溃疡性疾病。
牛肉含有的钾和磷,对神经系统和骨骼健康有帮助。
菠菜含有丰富的铁,铁是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
贝类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延缓衰老。
6.(背)空气成分
7.(背)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生物的遗传
1.(背)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背)人类遗传主要有三个方面:外形特征、生理特点、行为方式。
6.生物的变异
1.(背)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背)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背)生物变异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4.(背)可遗传的变异:色盲,金鱼,杂交水稻
(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于干旱长出不饱满的稻粒,后天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长期日晒皮肤变黑
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1.孟德尔:奥地利遗传学家,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因子既有显性因子的,也有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