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萜类及挥发油.ppt

发布:2023-12-26约1.82万字共1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浸取法(溶剂法)优点:纯度好,品质高1.油脂吸附法:原理:油脂吸附挥发油方法:猪油:牛油(3:2)香脂乙醇提取精油原料吸附缺点:耗费高贵重挥发油,如玫瑰油、茉莉花油回收乙醇第95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常用溶剂:优点:缺点:解决方法:脂溶性杂质多,可能提出树脂、油脂、蜡、叶绿素等。1)乙醇热溶解,冷置,滤除杂质,再蒸出乙醇2)水蒸气蒸馏石油醚(30-60?C),乙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等——低沸点有机溶剂简单易行2.溶剂提取法(回流和冷浸)第96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原理:性质:密度和液体相似,扩散性和气体相似(比液体大)渗透性优于液体?利于溶质提取超临界流体:当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形成既非液体又非气体的单一相态,称之为超临界流体。常用超临界流体:CO2(31℃,73个大气压)等;提取极性大成分时需加夹带剂(甲醇,乙醇等)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第97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优点:能够防止氧化、热解,提高挥发油品质;CO2价廉,无有机溶剂残留,环保,易于操作。缺点:工艺技术要求高,设备费用投资大,不普及。实验室或中试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第98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优点:保持原有的新鲜香味,不受热,不含分解产物缺点:纯度差,含不挥发物质,如水、粘液质等解决方法:可以压榨后用溶剂法进一步纯化(三)冷压法(压榨法)挥发油含量高的新鲜原料(桔、柑、柠檬果皮等)第99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四、挥发油成分的分离(一)冷冻法(二)分馏法(三)化学法(四)色谱法第100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将挥发油置于0℃以下使析出结晶,如无结晶析出可将温度降至-20℃,继续放置。取出结晶再经重结晶可得纯品。例如薄荷油的制备:(一)冷冻法优点:操作简单缺点:分离不完全,大部分挥发油冷冻后不能析晶薄荷油-10℃放置12h析出粗脑第一批油-20℃放置24h析出粗脑第二批加热熔融0℃放置较纯薄荷脑第101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低沸程:35-70℃/10mmHg→单萜;中沸程:70-100℃/10mmHg→含氧单萜高沸程:100-140℃/10mmHg→倍半萜、奥类利用挥发油各成分沸点不同,气化先后顺序不同进行分离。挥发油的组成成分多对热及空气中的氧较敏感,因此分馏宜在减压下进行。(二)分馏法沸点规律:1.碳原子数增加,沸点升高;2.单萜烯烃中,双键数目越多,沸点越高;三烯二烯一烯3.官能团极性越大,沸点越高。酸醇醛、酮醚第102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利用酸碱性不同进行分离(1)碱性成分的分离溶于乙醚,用10%HCl或H2SO4萃取,水层碱化,用乙醚萃取。(2)酚、酸性成分的分离酸性成分:溶于乙醚,用5%NaHCO3萃取,水层酸化,用乙醚萃取;酚性成分:继续用2%NaOH萃取,水层酸化,用乙醚萃取。(三)化学法第103页,讲稿共11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利用功能团特性进行分离(1)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