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技术理论与实训》
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机械制造技术理论与实训》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jd3103/4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理论与实训
课程类别: 综合能力模块
适用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技术
开课学期: 第三、四学期
学时:132
学分:8
二、课程性质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一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使学生在机械制造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熟悉掌握职业岗位工作的整个过程,不断强化系统构建、质量、安全、环保、管理、协调等意识;本学习前,应当具备、、等相关学习领域的学习基础,本学习领域(课程)是行动导向组织教学,使学生通过,,深入理解并掌握从事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培养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的职业品质,为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具体目标:能够向客户提供的咨询 1 金属材料的选择与热处理 30 2 钳工技能训练 26 3 热加工基础 8 4 车床与车削加工 24 5 铣床与铣削加工 16 6 磨床与磨削加工 8 7 钻床与钻削加工 12 8 特种加工技术 4 机动 4 合 计 132 五、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一
学习情境 金属材料选择与热处理 学时 30 学习目标 通过本学习情境的学习与工作训练,要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会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要求需要选择材料的类型、型号;会选择并确定材料的热处理方式与工艺。同时使学生知道金属材料的防腐。培养学生与社会的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做计划的能力及评价能力。
学习内容 主要教学方法 了解工作背景,明确项目工作任务;
熟悉金属的结晶规律;熟悉金属材料的性质和性能,熟悉各种金属材料特性、牌号;了解非金属材料;
制定选择材料的工作流程;
根据零件的工作需要,确定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根据材料的类型,会进行金属材料的防腐处理工艺等。 讲授法
引导文教学法法法教学法法教学法法法法教学法法法法教学法法法教学法法法教学法法法1、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体现本学习领域标准的特色与设计思想,要突出“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将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习情境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应采取教学法、法以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情境,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会“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和独立评估计划”的关键能力。
3教学的评价与考核应采取阶段评价、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单项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形式。以过程考核为主,着重考核学生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教学条件应具有能满足分组教学要求的实、实训场所,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配备相应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
5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发相关的教师指导用书学生学习与实辅导用书设备手册,实验实训装置以及仿真软件等。
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安排学习情境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收集和处理信息
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自主性学习所必需的能力。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不是惟一的渠道。教师要加强指导,使学生发展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1、学习领域标准是本领域学习情境设计的框架规范,由于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且各教学单位的条件不同,因此所选择的学习情境可以是不同的。从事本学习领域教学的教师应熟悉并能熟练应用引导文法、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同时具有相关学习领域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完全具备指导学生学习本领域知识、方法和职业能力的资格。
按照教学情境设计要求配备相应的资源及一体化教学环境。
相关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细则,应当在学习情境设计时同时考虑并制定
教学组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