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3-21约3.1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心肺复苏(CPR)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2.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判断意识、______________、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答案:呼救

3.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可轻拍患者的__________并呼喊。

答案:肩部

4.成人胸外按压的频率至少为__________次/分钟。

答案:100

5.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为__________厘米。

答案:5

6.胸外按压的部位为两乳头连线__________。

答案:中点

7.开放气道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法。

答案:仰头抬颌

8.进行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时间应持续__________秒以上。

答案:1

9.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__________。

答案:30:2

10.心肺复苏每做__________个循环后,再次判断患者呼吸、心跳情况。

答案:5

11.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黄金抢救时间是__________分钟。

答案:4-6

12.胸外按压时,施救者应双臂__________,用上身力量垂直下压。

答案:伸直

13.怀疑患者有颈椎损伤时,开放气道应采用__________法。

答案:托颌

14.人工呼吸时,应观察患者的__________是否有起伏。

答案:胸廓

15.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包括面色、口唇由苍白、发绀转为__________。

答案:红润

16.进行胸外按压时,手掌根应__________于患者胸骨长轴方向。

答案:平行

17.儿童胸外按压的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__________。

答案:1/3-1/2

18.心肺复苏操作中,按压间隙要让胸廓__________。

答案:充分回弹

19.若现场有除颤仪,应在__________内尽快使用。

答案:3分钟

20.成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持续进行,直到__________、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施救者体力不支。

答案: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A.心跳骤停

B.呼吸骤停

C.意识丧失

D.严重创伤

答案:ABC

2.判断患者有无呼吸的方法包括()。

A.看胸廓有无起伏

B.听有无呼吸声音

C.感觉有无气流呼出

D.触摸颈动脉搏动

答案:ABC

3.胸外按压的正确要点包括()。

A.按压部位准确

B.按压频率和深度符合要求

C.按压过程中手臂伸直

D.按压间隙让胸廓充分回弹

答案:ABCD

4.开放气道时应注意()。

A.清除口腔异物

B.避免过度用力

C.怀疑颈椎损伤时采用正确方法

D.保持气道通畅

答案:ABCD

5.人工呼吸有效的表现有()。

A.胸廓有起伏

B.能听到或感觉到气体呼出

C.患者面色逐渐红润

D.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答案:AB

6.心肺复苏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

A.肋骨骨折

B.气胸

C.血胸

D.肝脾破裂

答案:ABCD

7.以下关于徒手心肺复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现场急救的重要手段

B.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C.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D.不需要任何设备

答案:ABCD

8.进行心肺复苏前,需要评估的内容包括()。

A.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B.患者意识状态

C.患者呼吸情况

D.患者心跳情况

答案:ABCD

9.儿童心肺复苏与成人的不同之处在于()。

A.按压深度不同

B.按压频率不同

C.按压方法可能不同

D.呼吸频率不同

答案:AC

10.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包括()。

A.恢复自主心跳

B.恢复自主呼吸

C.瞳孔由大变小

D.意识逐渐恢复

答案:ABCD

11.以下哪些人群适合学习徒手心肺复苏?()

A.医护人员

B.警察

C.教师

D.普通市民

答案:ABCD

12.进行胸外按压时,错误的做法有()。

A.按压部位偏上

B.按压时手臂弯曲

C.按压频率过慢

D.按压深度过浅

答案:ABCD

13.人工呼吸时,应避免()。

A.吹气时间过短

B.吹气力量过大

C.未捏紧患者鼻子

D.未观察胸廓起伏

答案:ABCD

14.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持续监测的指标有()。

A.呼吸

B.心跳

C.面色

D.瞳孔

答案:ABCD

15.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后,应采取的措施有()。

A.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

B.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C.等待专业急救人员进一步处理

D.给患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