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篇 行政管理.doc

发布:2017-09-17约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篇 行政管理 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项管理工作活动,1880-1949)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本原理的前提是: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1)生理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需要,即衣、食、住、行、医药等;(2)安全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3)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感等;(4)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指成就、职位、地位等 一、政府机构的含义 广义: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 狭义:专门指国家行政机关。 二、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职能优先原则 完整统一原则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 权责一致原则 精简与效能原则 依法设置原则 民主参与管理的原则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现行各级人民政府架构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工作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 ┈┈┈┈┈┈┈┈┈┈┈┈┈┈┈工作部门 地区行署 → 市(自治州、设区的市) ┈┈┈┈┈┈┈┈┈┈┈┈┈┈┈工作部门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工作部门 ┃ 区公所 街道办 乡(镇、民族乡) 居委会 村委会 (一)中央人民政府 1、性质和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组成和任期 国务院任期为5年。宪法规定,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职权:法规制定权、提案权、领导权、任免权、行政区域划分权、紧急状态决定权。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各级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2、组成 3、任期:每届任期五年。 四、政府机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构改革大约每隔5年进行一次,至今已有5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权力下放、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法制建设以及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981年,国务院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新中国成立后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决定,从国务院各部门首先进行机构改革,限期完成。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在人员编制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至一正四副,部委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局级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54岁。这次改革历时三年,是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行政体制的努力。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在1982年机构改革后,由于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机构不久又呈膨胀趋势,国务院决定再次进行机构改革。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88年初制定,同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此次改革的历史性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改革采取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再加上治理、整顿工作的需要,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部委内司局机构减少20%。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但是,由于经济过热,这次精简的机构很快又膨胀起来了。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据此,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41个,加上直属机构、办事机构18个,共59个,比原有的86个减少27个,人员减少20%。   1993年4月19日,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