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说课稿.pdf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有题目,新
课改以来实验题的比重占得比较大,同时它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电
学实验是中考中的重点内容,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
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
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
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学生应该熟练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根据问题的提出设计实验并选择器材
并进行实验,从而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新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真正经
历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探究结论的正确性不做评价。新教材更突出过程与
方法、更加注重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能力目标
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培养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
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这几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学生在电路的组装已经了解电学实验应注意的事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
是训练学生电流表的使用和电流表的读法。在上课前让学生复习电流表的使
用方法,在实验时,要提醒学生电流表的使用,多加练习,因此在课堂上使
用了练习法。在实验课上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学生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物理,对物理的探究实验的步骤已有掌握,
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有一定的困难,经过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把任意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就会发光。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
提出问题:大家猜想一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并联电
路电流值之间什么关系呢?
安排学生可以先初步实验,并先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什么关系。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猜想:
小组1: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因为我们的串联电路中灯泡一
样亮。
小组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
近正极的比较亮。
小组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负极往正极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
靠近负极的比较亮。
小组4: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靠近电源两极比较大,中间比较小。因为我
们的两只灯泡一开始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把它们互换位置后,靠近正极的又比
较亮。
同学们一下子提出这么多的猜想,哪种猜想正确呢?实验是检验对否的最
好方法。
(二)、设计方案、合作交流
各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有的组提出测两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甲灯之间的电流;②电灯乙和
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有的组提出测三个点的电流:①电源正极和电灯甲之间的电流;②电灯甲
和电灯乙之间的电流;③电灯乙和电源负极之间的电流。
通过讨论,大多数组认为测三个点的电流较好。(下面电路图中的A、B、C
点)
对于用几个电流表去测量选定的三个点,有的组认为同时用三个较好,测
一次就能同时看出各点的电流是否相同;有的组认为用一个较好,理由是:不
同的电流表测量时可能有误差,同一处的电流用不同的电流表测量结果也可
能稍有不同。
师生讨论交流,结论就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
(三)、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
来,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并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记下来。
试验次数
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