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64_T 242.1-2017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docx

发布:2025-03-21约4.0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13.080.01

B11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242.1—2017

代替DB64/T242.1-2000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2017-11-XX发布2018-02-X实X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64/T242.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64/T242-2017《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共分为3个部分:

——DB64/T242.1—2017《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DB64/T242.2—2017《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2部分:工程措施技术》;

——DB64/T242.3—2017《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3部分:植物措施技术》。

本部分代替了DB64/T242.1—2000《宁夏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防治技术标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与DB64/T242.1—2000相比,内容变化如下:

——在改变微地形的水土保持耕作中删除了抗旱丰产沟有关内容;

——在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的水土保持耕作中,补充了有关间作与套种的具体内容;——在增加土壤入渗法中,增加了秸杆还田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增加了减少土壤蒸发的地膜覆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增加了适宜宁夏中北部干旱草原区农地的少耕免耕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将2000版的农地范围由坡耕地拓宽至有风力侵蚀现象的农耕地;

——将2000版的几类水土保持耕作法重新总结为改变微地形法、增加地面植物被覆法、增加土壤入渗法、减少土壤蒸发法、少耕免耕法等。

本部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亚峰、卜崇德、哈玉玲、张宁、马志坚、辛殿文、胥欢、徐志友、任正奠、王立斌、苏利平、张虎威、贾爱冬、郭浩国。

本部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4/T242.1—2000。

II

DB64/T242.1—2017

引言

DB64/242.1-2000已经实施16年,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宁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种植技术的变化,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也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工作,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的统一安排,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

1

DB64/T242.1—2017

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1部分:水土保持耕作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土保持耕作方法的分类、适应条件和具体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及干旱草原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3基本规定

水土保持耕作,是在耕地上结合农事耕作,采取各类改变微地形或增加地面植物被覆、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土壤蒸发、减少或免除耕作,以提高土壤抗蚀性能,增加土壤墒情,减轻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的水土保持耕作方法。可分为以下5类方法:

a)改变微地形法。主要在坡耕地上采取等高耕作、沟垅种植等水土保持耕作的方法;

b)增加地面植物被覆法。主要在耕地上采取草田轮作、间作、套种、带状间作等水土保持耕作的方法;

c)增加土壤入渗法。主要在耕地上采取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等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水土保持耕作的方法;

d)减少土壤蒸发法。主要在旱作耕地采取地膜覆盖,减少土壤蒸发的水土保持耕作的方法;

e)少耕免耕法。主要在风蚀严重的耕地采取少耕法、免耕法,减少农耕次数,减轻耕地冬春季风蚀的水土保持耕作的方法。

4改变微地形法

4.1等高耕作

结合农事耕作实施,耕作方向应基本沿等高线,犁沟平行于等高线耕作后形成许多“蓄水沟”,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份入渗。具体做法可参照GB/T16453.1-2008。

4.2沟垅种植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进行耕作,形成沟垅相间的地面,以容蓄雨水,减轻水土流失。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a)播种时起垅,按以下步骤进行:

—自地块下边开始,空一犁宽地面不犁,从第二犁位置开始,沿等高线由上向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