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Java语言程序设计_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5-03-23约4.93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Java语言程序设计_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

2.课程代码:[具体代码]

3.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4.学分/学时:[X]学分/[X]学时

5.适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

6.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和核心类库,具备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软件开发实践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包括变量、数据类型、控制语句、数组等。

-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如类、对象、继承、多态、接口等。

-熟悉Java核心类库,能够运用常用类进行字符串处理、集合操作、输入输出等。

-了解异常处理机制,学会处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2.能力目标

-具备运用Java语言进行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型应用程序的开发。

-掌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合理的类和对象模型。

-能够熟练使用开发工具(如Eclipse、IntelliJIDEA等)进行Java程序的编写、调试和运行。

-具备代码阅读、分析和优化的能力,能够理解和改进现有Java代码。

3.素质目标

-培养严谨的编程风格和良好的代码规范意识,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求解。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课程实践和项目开发,学会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

-激发对软件开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一)Java语言基础(12学时)

1.Java语言概述(2学时)

-Java语言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

-Java程序的基本结构,如类、主方法、注释等

-Java开发环境的搭建,包括JDK的安装与配置、开发工具的介绍

2.数据类型与变量(4学时)

-基本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

-引用数据类型:类、接口、数组

-变量的定义、声明和初始化

-数据类型的转换,包括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3.控制结构(4学时)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if语句、switch语句

-循环结构:for循环、while循环、do-while循环

-跳转语句:break、continue

4.数组(2学时)

-数组的定义、声明和初始化

-数组的访问和操作,如遍历、排序、查找等

-多维数组的概念和使用

(二)面向对象编程基础(16学时)

1.面向对象编程概念(2学时)

-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如对象、类、封装、继承、多态

-面向对象编程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2.类与对象(6学时)

-类的定义和实现,包括成员变量、成员方法

-对象的创建、初始化和使用

-构造方法的概念、作用和重载

-this关键字的使用

3.封装与访问控制(4学时)

-封装的概念和实现方法,通过访问修饰符控制成员的访问权限

-private、default、protected、public访问修饰符的使用

-包的概念和使用,如何将类组织到不同的包中

4.继承(4学时)

-继承的概念和作用,实现类的继承关系

-子类如何继承父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方法重写的概念、规则和应用

-super关键字的使用,用于访问父类的成员

(三)多态与接口(12学时)

1.多态(4学时)

-多态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编译时多态和运行时多态

-方法重载和方法重写的区别

-如何通过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实现多态

2.接口(6学时)

-接口的定义和特点,与抽象类的区别

-接口的实现,类如何实现接口中的方法

-接口的多继承性,一个类可以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