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发放管理制度.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防疫物资的管理,规范采购、调配、发放流程,确保防疫物资的合理使用和及时供应,保障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部防疫物资的采购、调配、发放管理工作。防疫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消毒液、洗手液、体温检测设备等。
3.基本原则
-按需采购原则: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浪费。
-统一调配原则:对防疫物资进行统一调配,确保资源合理分配,优先保障重点区域和关键岗位的使用。
-规范发放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标准发放防疫物资,确保发放公平、公正、公开。
二、职责分工
1.采购部门
-负责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制定防疫物资采购计划。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签订采购合同。
-跟踪采购进度,确保防疫物资按时、按质、按量到货。
2.物资管理部门
-负责建立防疫物资库存台账,对防疫物资进行分类存放、标识管理。
-定期盘点库存,及时掌握物资库存动态,确保账实相符。
-根据调配计划,组织防疫物资的调配工作。
3.使用部门
-负责提出本部门防疫物资需求计划。
-按照规定的流程领取防疫物资,并合理使用。
-配合物资管理部门做好防疫物资的盘点工作。
4.审批部门
-负责对防疫物资采购计划、调配方案、发放申请等进行审批。
-监督防疫物资管理工作,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三、采购管理
1.采购计划制定
-采购部门应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单位人员数量、工作任务等因素,定期收集各使用部门的防疫物资需求信息,结合库存情况,制定防疫物资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明确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计采购时间等内容。
-采购计划需经审批部门审核通过后实施。如遇疫情形势变化或特殊情况,采购计划可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并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2.供应商选择
-采购部门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资质齐全、生产或经营能力强的供应商作为防疫物资的供应渠道。对新的供应商,应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实地考察,确保其能够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防疫物资。
-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定期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交货期、售后服务等进行评估,对表现不佳的供应商及时进行调整或淘汰。
3.采购合同签订
-采购部门应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物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质量标准、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采购合同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采购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将合同副本提交物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备案,以便跟踪合同执行情况和进行款项支付。
4.采购执行与验收
-采购部门应按照采购合同要求,跟踪防疫物资的生产进度和运输情况,确保物资按时到货。物资到货前,应提前通知物资管理部门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物资到货后,物资管理部门应会同使用部门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物资的规格型号、数量、外观质量、产品合格证明等。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办理入库手续;对验收不合格的物资,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协商,要求其退换货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四、调配管理
1.调配计划制定
-物资管理部门应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各使用部门需求情况以及库存状况,定期制定防疫物资调配计划。调配计划应明确调配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调出部门、调入部门等内容。
-调配计划需经审批部门审核通过后实施。如遇紧急情况,可先进行临时调配,但事后应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2.调配流程
-物资管理部门根据调配计划,开具防疫物资调配通知单,通知调出部门和调入部门进行物资交接。
-调出部门收到调配通知单后,应按照通知单要求,及时将防疫物资整理、包装好,并与调入部门办理交接手续。交接过程中,双方应核对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并在交接清单上签字确认。
-调入部门收到防疫物资后,应及时进行清点和验收,如发现物资数量不符、质量问题等,应及时与物资管理部门和调出部门联系,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五、库存管理
1.库存台账建立
-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防疫物资库存台账,详细记录防疫物资的入库、出库、库存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库存台账应做到日清月结,确保账实相符。
-库存台账应采用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