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播林抚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2025.3.19).pdf
《飞播林抚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陕西省飞机播种造林工作站
2025年3月18日
一、工作概况
(一)任务来源
《飞播林抚育技术规程》编制任务是由陕西省市场
监督管理局2024年9月《关于下达2024年第二批地
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陕市监函〔2024〕590号)文
件下达,项目编号:SDBXM250-2024。
(二)目的意义
陕西飞播造林经过60多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丰富的
后备森林资源,截止2024年底,全省累计飞播造林5217.8
万亩,累计成林面积1700万亩,成林面积为提高全省森林覆
盖率贡献了5个百分点。但受资金、政策等众多因素影响,
飞播林抚育工作一直未能有效开展,致使大部分飞播林处于
自生自灭的自然繁衍状态,有的飞播林生长纤细,有的飞播
林自然枯死,有的飞播林遭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有的飞播
林成为火灾的重发区,严重地影响着飞播林生态、社会和经
济效益的持续发挥。因此,适时合理地开展飞播林抚育已是
当务之急。
编制《飞播林抚育技术规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全省亟需
抚育的飞播中幼龄林和榆林沙区飞播灌木林的抚育提供技术
指导,以便开展科学合理可持续的飞播林抚育。
编制《飞播林抚育技术规程》对飞播中幼龄林和榆林沙
区飞播灌木林进行抚育具有重要意义:
1.中幼龄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措施,也是林业生产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幼龄林阶段是林业生产中最关键的阶
段,林木生长迅速,分化激烈,适时而合理地对飞播林进行
抚育间伐,科学经营,调整林分密度结构,增加营养空间,
改善林地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能达到提高森林质量和
产量,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目的。
2.中幼龄林抚育是促进林木正常发育和快速成长,提高
林地生产力水平的根本保证。根据陕南3市飞播林抚育间伐
样板区标准地调查,间伐后3年的林分较对照标准地,平均
胸径高出0.5~1.14倍,平均材积高出0.81~2.96倍,年
3
亩平均蓄积量增长0.5~0.81m。
3.中幼龄林抚育是减少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
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过密、过纯的飞播林进行抚育间伐,可
适当降低林分密度,增加林内通风透光性,改善林地卫生状
况;同时可使林木个体的营养面积及树冠得到扩展,促进林
木健康生长,增强林分抗逆性,从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
林业有害生物的滋生蔓延。
4.中幼龄林抚育是保证现行管理机制有效运行,增强群
众爱林护林积极性的重要举措。陕西省飞播林根据权属不
同,采用多种经营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体林场、国有林场、
折股联营林场和承包经营等模式。通过适时开展飞播林抚
育,一方面可促进林木正常、快速生长,另一方面可让当地
群众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得到现实的利益,使生态建设与群众
的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双赢”格局,从而保证林
场现行机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主导单位
《飞播林抚育技术规程》编制主导单位是陕西省飞机播
种造林工作站。
(四)主要工作过程
2023年年初,我站组织力量对1958年以来全省飞播造
林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委托省林业调查规划
院编制了《陕西省飞播林抚育规划(2024~2030年)》。
2023年2月初,省林业局成立了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
组办公室设在我站,主要负责编制期间各项工作费用筹措、
协调各市、县(区)报送前期调查数据及规程编制等工作。
2023年2月中旬,我站下发通知,要求全省涉及飞播造
林的县(区)对本区域内飞播成林情况和亟需抚育情况进行
摸底调查并及时上报;委托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对历年飞播造
林资料进行整理、扫描、矢量化处理。
2023年3月初~5月中旬,各飞播县(区)对本区域内
的飞播成林情况和亟需抚育情况进行外业验证、并进行矢量
化上图;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安排专人查阅历年档案资料,整
理出历年飞播播区设计图,并进行矢量化处理,并根据各飞
播县(区)上报的飞播成林地块和亟需抚育地块,结合国土
三调数据、高清遥感影像,初步确定抚育地块。
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