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件.ppt
鬓微霜,又何妨!01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0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03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0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05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06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07上片下片出猎情景报国之志豪情英姿阵容场面气概信心忠心雄心借出猎表达报国决心风格豪放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2、上下片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3、请你概括这首词的内容。4、请你说说这收词的艺术风格。上阕叙事密州出猎亲射虎下阕抒情盼遣冯唐射天狼保卫国家的豪情渴望建功立业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01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02030405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婉约派与豪放派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作者介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天下文章四大家。02一门父子三词客,01文:“韩柳欧苏”并称(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词:“苏辛”并称;书:“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坚、米芾、蔡襄)。0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洵三父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02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苏东坡传》1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2同样面对仕途的打击,相较于苏东坡而言:太忧郁太伤感太悲壮太缠绵柳宗元白居易屈原柳永面对厄运,我们更乐于选择苏东坡的潇洒飘逸、超拔洒脱、乐观开朗、豪情满怀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周国平暴风骤雨中,他选择了“何妨吟啸且徐行”豪放01乱蝉衰草间,他感受着白鸟翻飞,红荷细香的美好02寂寞沙洲冷,他选择了“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傲03萧萧暮雨时,他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达观04敲门都不应,他选择了“倚杖听江声”的悠闲自得05露宿郊外,他选择了“解鞍欹枕绿杨桥”的放荡不羁06A谁道人生无再少?B门前流水尚能西,C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江城子--密州出猎---词牌名词的题目解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01苏轼02朗读03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译文0102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1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2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出猎队伍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