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学耗氧量测定.pdf

发布:2025-03-17约3.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背景知识回顾

评价水有机物污染的指标:

化学耗氧量(COD):快速检测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

生化需氧量(BOD):反映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实际情况

溶解氧含量(DO):水体受有机性污染及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

总有机碳(TOC):水体有机需氧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不能说明有机污染的性质

总需氧量(TOD):评定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含氮化合物的测定:水体富营养化

……

背景知识回顾

化学耗氧量(COD):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

(KCrO或KMnO)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

2274

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换算成氧的量

➢可代表水中可以被氧化的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总量

➢COD是评价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应用广泛,化学

耗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水中COD测定的方法:

重铬酸钾氧化法:氧化效率高,过程复杂耗时;

适用于工业废水的COD检测。

高锰酸钾氧化法(酸性高锰酸钾/碱性高锰酸钾):

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

含量的相对比较低时,可以采用。其中,酸性法

适用于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0mg/l的水样。(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为IMn,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为CODMn)

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GB3838—2002)

标准值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分类项目

溶解氧≥7.56532

高锰酸盐指数

2461015

IMn≤

量(BOD5)≤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

类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

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非直接接触的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实验目的

1.了解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耗氧量的原理

2.掌握水样中化学耗氧量的检测方法

实验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和过量的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

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过量的草酸钠还原为无色

再用高锰酸钾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

实验试剂和材料

➢试剂:草酸钠标准溶液、高锰酸钾标准溶

液、超纯水、1:3硫酸溶液、水样

➢器皿:25ml酸式滴定管、100ml量筒、

250ml锥形瓶、移液管

实验步骤

1.高锰酸钾氧➢取100ml水样(烈士陵园水样稀释5倍);100ml高纯

化水中有机物水(空白),各做两个平行

➢分别加入5ml硫酸(1:3)溶液+10ml高锰酸钾,沸水浴

30min(空白晚10min加热);

2.草酸钠还原➢沸水浴后水样加10ml草酸钠(无色)

过量高锰酸钾➢用高锰酸钾滴定致粉色(30s不变色)

➢分别记录滴定高锰酸钾体积V1(水样)和V0(空白)

➢空白实验的三角瓶趁热加10ml草酸钠

3.校正高锰➢高锰酸钾滴定至粉色(30s不变色),记录高锰酸钾体

酸钾浓度

积V2

水中高锰酸盐指数计算

MO(摩尔数)=总加入量-被草酸钠消耗的量

n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