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策略三 计算题如何夺高分-2025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pdf
策略三计算题如何夺高分
物理计算题综合性强,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隐含条件多,
运用的物理规律也较多,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在物理计算题上夺得
更高的分数,应做到科学审题、精确析题、规范答题。
诀窍一科学审题
1.审条件,挖隐含
任何一个物理问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的,条件是解题的主要素材,充
分利用条件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必经之路。条件有明示的,有隐含的,审视条件
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每一个条件的内涵和隐含的信息,发挥隐含条件的解题功
能。
2.审情境,建模型
有些题目,直接给出了物理情境,我们还需通过分析把这些物理情境转化为具体
的物理条件或物理模型后,才能利用物理规律求解。
3.审题图,抓转化
在不少高考试题中,问题的条件往往是以图或图像的形式给出,或将条件隐含在
图像之中,因此在审题时,要善于观察图像,洞悉图像所隐含的特殊的关系、数值的
特点、变化的趋势。抓住图像的特征,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破解考题
的关键。
4.审过程,理思路
高考物理计算题往往综合性强、题目情境新、设置障碍点多,一般不能一眼看透
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对物体进行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
根据物体运动过程构建出物理模型,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
-1-
[典例1](2024·湖北选择考)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5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
传送带左右两端的距离为3.6m。传送带右端的正上方有一悬点O,用长为0.3m、
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小球与传送带上表面平齐但不接触。
在O点右侧的P点固定一钉子,P点与O点等高。将质量为0.1kg的小物块无初
速轻放在传送带左端,小物块运动到右端与小球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小
物块的速度大小为1m/s、方向水平向左。小球碰后绕O点做圆周运动,当轻绳被
钉子挡住后,小球继续绕P点向上运动。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0.5,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
(1)求小物块与小球碰撞前瞬间,小物块的速度大小;
(2)求小物块与小球碰撞过程中,两者构成的系统损失的总动能;
(3)若小球运动到P点正上方,绳子不松弛,求P点到O点的最小距离。
【思维模板】
【解析】(1)根据题意,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2-
解得a5m/s2
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小物块与传送带共速时运动的距离为x传2.5mL3.6m
传
2
可知,小物块运动到传送带右端前与传送带共速,即小物块与小球碰撞前瞬间,小
物块的速度大小等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5m/s。
(2)小物块运动到右端与小球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小物块与小球组成的系统动量
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v+mv
物物1球2
其中v5m/s,v-1m/s
1
解得v3m/s
2
小物块与小球碰撞过程中,两者构成的系统损失的总动能为
121212
ΔEmv-m-m
k物物1球2
222
解得ΔE0.3J
k
(3)若小球运动到P点正上方,绳子恰好不松弛,设此时P点到O点的距离为d,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