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答案13.doc

发布:2017-06-02约1.7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期末试卷十三答案 这时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期末试卷十三的答案! 选择题 1.B 2.D 3.C 4.B 5.A 6.C 7.A 8.D 9.A 10.B C D 填空题 1.A.控制存储器 B.微指令寄存器 C.地址转移逻辑 2.A.浮点 B.指 C.对阶 3.A.存储容量 B.存取时间 C.存储周期 4.A.物理 B.RR C.RS 5.A.Cache B.浮点 C.存储管理 6.A.同步定时 B.集中式 C.自动配置 7.A.分辨率 B.颜色 C.不同 8.A.嵌套 B.优先级高 C. 优先级低 三、应用题 解:为了便于直观理解,假设两数均以补码表示,阶码采用双符号位,尾数采用单符号位,则它们的浮点表示分别为: [ X ]浮 00010 , 0[ Y ]浮 00100 , 1求阶差并对阶: ΔE Ex – Ey [ Ex]补 + [ - Ey]补 00010 + 11100 11110 即ΔE为 –2,x的阶码小,应使Mx 右移2位,Ex加2, [ X ]浮 00010 , 0(11) 其中(11)表示Mx 右移2位后移出的最低两位数。 尾数和 0 0 1 1 0 1 1 0 (11) 0 1 0 1 0 1 0 0 1 0 0 0 1 0 1 0 (11) 规格化处理 尾数运算结果的符号位与最高数值位为同值,应执行左规处理,结果为1(10),阶码为00 011 。 舍入处理 采用0舍1入法处理,则有 0 0 0 1 0 1 0 1 + 1 0 0 0 1 0 1 1 0 判溢出 阶码符号位为00 ,不溢出,故得最终结果为 x + y 2011× -0 答:(1)串行进位方式: C1 G1+P1C0 其中:G1 A1B1,P1 A1⊕B1 C2 G2+P2C1 G2 A2B2,P2 A2⊕B2 C3 G3+P3C2 G3 A3B3,P3 A3⊕B3 C4 G4+P4C3 G4 A4B4,P4 A4⊕B4 (2)并行进位方式: C1 G1+P1C0 C2 G2+P2G1+P2P1C0 C3 G3+P3G2+P3P2G1+P3P2P1C0 C4 G4+P4G3+P4P3G2+P4P3P2G1+P4P3P2P1C0 其中 G1-G4,P1-P4表达式与串行进位方式相同。 解:指令格式及寻址方式特点如下: 二地址指令。 操作码OP可指定26 64条指令。 源和目标都是通用寄存器(可分别指定32个寄存器),所以是RR型指令,两个操作数均在寄存器中 这种指令格式常用于算术逻辑类指令。 解: 各字段意义如下:F1—读RO—R3的选择控制。 F2—写RO—R3的选择控制。 F3—打入SA的控制信号。 F4—打入SB的控制信号。 F5—打开非反向三态门的控制信号。LDALU。 F6—打开反向三态门的控制信号。LDALU ,并使加法器最低位加1 F7-清锁存器SB位零的RESET信号。 F8- 一段微程序结束,转入取机器指令的控制信号。 R— 寄存器读命令 W—寄存器写命令 2 答案如图B13.2 图B13.2 解:条件: (1)在CPU内部设备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必须是开放的。 (2)外设有中断请求时,中断请求触发器必须处于“1”状态,保持中断请求信号。 (3)外设(接口)中断允许触发器必须为“1”,这样才能把外设中断请求送至CPU。 (4)当上述三个条件具备时,CPU在现行指令结束的最后一个状态周期响应中断。 流程图如下: 图B13.3 解:① 命中率 H Nc/(Nc+Nm) 5000/(5000+2000) 5000/5200 0.96 ② 主存慢于cache的倍率 R Tm/Tc 160ns/40ns 4 访问效率: e= 1/[r+(1-r)H]=1/[4+(1-4)×0.96] =89.3℅ ③ 平均访问时间 Ta=Tc/e=40/0.893=45n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