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污水最大处理平流式沉淀池设计.doc

发布:2016-05-24约2.1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学 院: 朔州校区 专 业: 环境工程 题 目:城市污水最大处理量为的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1.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强化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污水处理中常见构筑物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学会用CAD软件绘制构筑物的基本设计图纸。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原始数据与基本参数: 最大设计流量:2200m3/h;设计人口:330000人。 其它参数查阅相关文献自定。 设计内容和要求: ①计算平流沉淀池的各部分尺寸; ②平流沉淀池构筑物的图纸详细设计。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2)说明书内容包括: ①平流沉淀池在水处理中的作用说明; ②根据给出参数对平流沉淀池各部分尺寸的详细计算过程; ③设计图纸(CAD绘图)规范,图纸包括整体图和局部图的设计,计算尺寸要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明; ④单位要正确,参考文献必须在说明书中相应的位置标注,语言流畅、规范。 (3)工作量:一周 目 录 平流式沉淀池的概述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原则 2.1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2.2平流式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 2.3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公式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书 设计参考文献 5、平流式沉淀池设计图 平流式沉淀池的概述 平流式沉淀池呈长方形,污水从池的一端进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在池的进口处底部设贮泥斗,其他部位池底设有坡度,坡向贮泥斗,也有整个底部都设置成多斗排泥的形式。 平流式沉淀池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单,造价低;但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要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操作,采用机械排泥时,大部分设备位于水下,易锈蚀;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及地质较差的地区;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平流式沉淀池有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和贮泥区和缓冲区五部分组成。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的进入和流出保持均匀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沉淀区是沉淀池进行悬浮固体分离的场所。缓冲区介于沉淀区和贮泥区之间,缓冲区的作用是避免已沉污泥被水流搅起带走以及缓冲冲击负荷。贮泥区是存放沉淀污泥的地方,它起贮存、浓缩与排放的作用。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原则 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内容包括沉淀池的数量,入流、出流装置设计,沉淀区和污泥区尺寸计算,排泥和排渣设备选择等。 2.1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1)设计流量 当污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时,应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按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照降雨时的设计流量校核,沉淀时间不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数量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座数不小于2座,并考虑1座发生故障时,其余工作的沉淀池能够担负全部流量。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可参照表1的经验参数设计。沉淀池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与表面水力负荷的相互关系见表2。 表1 沉淀池经验设计参数 类型 在处理工艺中的作用 沉淀时间 h 表面水力 负荷 每人每日污泥量 污泥 含水率 % 固体负荷 初沉池 单独沉淀处理 1.5~2.0 1.5~2.5 16~36 95~97 — 生物处理前 0.5~1.5 2.0~4.5 14~26 95~97 — 二沉池 生物膜法后 1.5~4.0 1.0~2.0 10~26 96~98 ≤150 活性污泥法后 1.5~4.0 0.6~1.5 12~32 99.2~99.6 ≤150 1]晋日亚、胡双启主编..北京:出版社,高廷耀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王宝贞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孙彗修等主编.排水工程(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张希衡主编.废水治理工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张自杰等主编.排水工程(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设计说明书一份(含构筑物设计详图),设计说明书格式按中北大学朔州校区课程设计的相关要求。 6.工作计划及进度: 年 月 日 :领取课程设计任务书,明确课程设计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 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