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王宁侠《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_带传动和链传动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8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链条的平均速度: 传动比: 即使 是常数,链条前进速度,从动轮角速度、以及瞬时传动比 也都做周期性变化。 链传动运动的不均匀性特征,是由于围绕在链轮上的链条形成了正多边形这一特点造成的,故称为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 6.8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二、链传动的动载荷 链传动在工作过程中,链条和从动链都作周期性的变速运动,因而造成和从动的链轮相连的零件也产生周期性的速度变化,从而引起动载荷。 链轮转速越高,节距越大,齿数越少,则传动的动载荷越大。 横向振动也是链传动产生动载荷的重要原因之一。 6.9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 一、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1.链的疲劳破坏 变应力 链条的疲劳强度是决定链传动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2.链条铰链的磨损 3.链条铰链的胶合 胶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链传动的极限传动转速。 4.链条静力拉断 5.链轮齿面的过度磨损或过大的塑性变形 6.9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 二、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链轮齿数z1,z2和传动比 z1参考表6-12 2.确定计算功率 3.链的节距 链条节距根据功率P0和小轮轮速n1由图6-28并结合表6-9选取。 6.9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 6.9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 4.链传动的中心距和链节数 一般取a0=(30~50)p, 链节数: Lp应圆整为整数,最好取偶数,然后根据圆整后的链节数计算理论中心距: 实际中心距 应比理论中心距a小一些 6.9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 5.链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力Q 式中,FA=1000P/v 水平传动,KQ=1.15 垂直传动,KQ=1.05 6.10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一、链传动的布置 链传动一般应布置在铅垂面内,尽可能避免布置在水平或倾斜平面内。 6.10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6.10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二、链传动的润滑 滴油润滑 油浴或飞溅润滑 6.10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压力喷油润滑 讨论:针对模型和工程实例,讨论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工作特点、应用场合。 第六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6.1 带传动简介 §6.2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6.3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6.4 普通V带轮的结构及带传动的张紧和维护 §6.5 其他带传动简介 §6.6 链传动简介 §6.7 套筒滚子链及链轮 §6.8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6.9 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 §6.10 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 6.1带传动简介 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组成。 带的传动过程: 原动机转动 主动轮转动 驱动主动轮 从动轮转动 带与轮的摩擦 工作原理:利用中间挠性件(带),靠摩擦力在主、从动轴间传递运动和动力。 6.1带传动简介 一、带传动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按传动的布置情况分: 开口传动 两轴平行 转向相同 交叉传动 两轴平行 转向相反 半交叉传动 两轴空间交错900 只能单向传动 6.1带传动简介 按带的剖面形状分: 平带传动 V带传动 圆带传动 多楔带传动 同步带传动 6.1带传动简介 带的结构 ① 平型带 (接触面:内环表面) 橡胶布带、棉织带 缝合棉布带、毛织带 V型带(接触面:两侧面) 帘布芯结构 绳芯结构 包布层 伸张层 强力层 压缩层 V带承重能力高于平带 6.1带传动简介 二、普通V带传动的几何尺寸 包角 基准长度 中心距 包角α 相同条件下,包角越大,带可传递的功率就越大。 中心距a 基准长度Ld(中性层周长) 带轮的基准直径D1,D2 6.2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不工作时,初拉力都等于F0 工作时: 主动轮-F0→F1-紧边 从动轮-F0→F2-松边 主动轮分离体: 有效圆周力: 功率: 6.2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有效圆周力Fe与任一带轮接触面上摩擦力的总和∑Ff相等。 当有效圆周力大于∑Ffmax时,会发生打滑。 即将打滑时: 最大有效圆周力Fec为: 传动失效 6.2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Fec与以下参数有关: 初拉力F0:增大F0可增加带的承载能力,但F0过大会使带的寿命缩短。 因 ,所以打滑总是先发生在小带轮上。 包角α:α≥120°。 摩擦系数f:与带轮的材料有关。 因fv>f,在同等条件下,V带的承载能力高于平型带。 6.2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二、带的应力分析 (1)拉应力 松边拉应力: (3)弯曲应力: (2)离心应力: 紧边拉应力: 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其值为 交变应力,疲劳失效 6.2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三、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 弹性滑动-固有特性 相对滑动率: 或 实际传动比 不考虑打滑 6.3普通V带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