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与网络8-编码和差错控制.pptx
第8章编码和过失控制;目录;8.1过失检测;?;例8.1: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误码率需求
用户要求:平均每天出现1个错帧,信道速率64Kb/s,帧长1000位。
现有条件:信道误码率Pb=10-6,是否达标?
答:1天可传输64*3600*24=5.5*106帧
允许过失概率P=l/5.5*106=0.18*10-6
整个帧无过失的概率P1=(1-Pb)1000=0.999
至少1位错概率P2=10-3,这比需求高,不达标。
计算:现有条件下,平均多久出现一个错帧?
答:平均1000/64=15.6s出现一个错帧。
上述结果促使我们要使用过失检测技术;检测码的根本原理;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RedundancyCode)
发送端
原始信息k位,加上r位的校验序列(FCS);
这n位数可以被某个事先设定好的数整除。
将n位数据,发送出去;
接收端
收到数据后用原先那个设定好的数来除;
假设没有余数出现,那么表示数据传送正确;
假设有余数出现,那么表示数据传送有误。
如何从k位原始信息,得到r位校验序列?;循环冗余检错(CRC);循环冗余检错(CRC);循环冗余检错(CRC);?;?;(5)验证:如果传输没有过失,接收方收到原封不变T=101000110101110。
用T除以P,整除没有余数,检验成功。;循环冗余检错的检错能力;目录;8.2块纠错码;8.2块纠错码;8.2.1块码原理;8.2.1块码原理;8.2.1块码原理;?;8.2.1块码原理;8.2.1块码原理;?;8.2.2海明码;8.2.2海明码;8.2.2海明码;8.2.2海明码;目录;8.4自动重发请求〔了解〕;8.4.1流量控制;8.4.1流量控制;8.4.1流量控制;8.4.2过失控制;返回NARQ的例子;总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