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doc

发布:2018-03-16约3.1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原子量:H 1 Li 7 Be 9 C 12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15.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 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 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A.F1                             B.F2 C.F3                             D.F4 16.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其中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 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 17.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 A.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C.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C.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D.频率变小,波长不变 18.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B.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 C.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1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 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 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 为m1的小球与O点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 两小球的质量比为 A. B. C. D. 20.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 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 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 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 在移动P的过程中,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21.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 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 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6 eV 和5 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8 eV, 它的动能应为 A.8 eV     B.13 eV C.20 eV D.34 eV 22.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 其中K-介子和(-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0介子不带电。一 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 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 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K-与R(-之比为2:1,(0介子 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的动量大小与(0的动量大小之 比为 A.1:1    B.1:2     C.1:3    D.1:6 第II卷(共12题 共168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3.(15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 k(),电流表(内阻约为40 (),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 ()及导线若干。 (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出的电阻值R=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直径为_____。 (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24.(15分)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可能结果,它的密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传周期为。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体的稳定,不致因自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