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课程.ppt

发布:2025-03-13约2.9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干热灭菌法焚烧与烧灼:用火焰直接把微生物烧死。此法彻底可靠。适用于接种针、环、试管口及废弃的物品或尸体。干热灭菌法干烤:加热至160~170℃2小时可达到灭菌的目的。此法适用于玻璃皿、金属用具等的灭菌。电热鼓风干燥箱12湿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最有效的灭菌方法121.3℃、103.4kpa15~20分钟煮沸消毒法水煮100℃5分钟(繁殖体)3小时(芽胞)流通蒸汽消毒法巴氏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水蒸汽100℃15~30分钟(繁殖体)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较低的温度(61℃30分;71.7℃15~30秒)杀灭致病菌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原因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高压蒸汽灭菌法(1)湿热灭菌法压力—103.4KPa(1.05Kg/cm2)01温度—121.3℃02时间—15-30min03效果—杀灭包括芽胞在内所有微生物04应用—所有耐高温、高压、耐湿的物品05煮沸消毒法:(1)湿热灭菌法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杀死芽胞需一至数小时。如在水中加入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增强杀灭芽胞作用,同时又可防止金属器械生锈。(1)湿热灭菌法流通蒸气法:温度不超过100℃,15~30分钟,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间歇灭菌法:把流通蒸汽加热的物品放置37℃温箱过夜,使其中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经流通蒸汽加热,如此三次。(1)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保持物品中所需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加热温度61.1-62.8℃30min或71.7℃15-30s。主要用于牛乳、酒类、饮料等食品的消毒。原理:紫外线波长在200-300nm,具有杀菌作用,以265-266nm杀菌力最强。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日光与紫外线穿透力弱杀菌效果和照射时间距离、强度有关。有效距离为2~3m,照射时间1~2h。对眼睛角膜和皮肤有损伤作用。应用: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如手术室、病房)杀菌特点:二、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灭菌法******第三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一节细菌的分布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极为广泛,江河、湖泊、海洋、土壤、空气中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细菌存在。在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有大量细菌存在。土壤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土壤中细菌大部分为非致病菌。土壤中细菌可分三类:①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②土壤中腐物寄生菌;③来自人或动物的排泄物及尸体进入土壤的致病菌。(一)、土壤一、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水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水12建议:不要引用生水!3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垃圾及人畜的排泄物等。目前用测定大肠埃希菌群数来判定水源被污染的程度。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l00个,1000ml水中大肠埃希菌群数不超过3个。空气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空气空气中的细菌来源于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飘扬起来的尘埃。室内空气中的细菌比室外多,尤其在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空气中的细菌也是培养基、生物制品、医药制剂以及手术室等的污染来源。总之,自然界中的细菌几乎是无处不在。我们现在上课的教室中有没有细菌?哪些地方存在细菌?02请思考:01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正常人体的血液、内脏、骨骼、肌肉等部位是无菌的。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人体正常菌群及其意义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细菌,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1生物拮抗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4抗衰老、抗肿瘤作用2、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生物拮抗:正常菌群与粘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在定植处形成一层生物膜,对机体起占位性生物屏障作用。其机制是寄居的正常菌群,通过空间和营养竞争,以及产生代谢产物抵制病原菌定植或将其杀死。抗生素使用不当将会破坏这一保护作用,引起病原菌的侵入01营养作用:正常菌群在生命活动中,能影响和参与人体物质代谢、营养转化与合成。如肠道正常菌群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能合成维生素B和K被宿主吸收。所以,长期使用抗生素时,可抑制某些肠道杆菌生长,出现维生素缺乏,应与补充。此外,正常菌群还参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