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诊断价值.pdf

发布:2025-01-28约4.6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诊断价值--第1页

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

应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共40名患者,其中20名为非溶血

性发热患者,20名为发热组,20名非溶血性过敏反应患者为过敏组,并纳入

20名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三组患者在输血前C反应蛋白水平

差异均不显著(P0.05);发热组、过敏组相比,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有显著性

差异(P0.05);发热组、过敏组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在输血过程中,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说明C反应蛋白含量对非溶血性输血

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C反应蛋白测定;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诊断价值

输血治疗是治疗某些疾病、挽救生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考虑输血时,应对利弊情况进行权衡,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采取必要的预

施。输血反应是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由于输血或其产品或输注器具引起的

不良反应,由原有疾病无法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也称为输血不良反应。目前,

我国输血技术发展迅速,输血中因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反应逐渐降低,但仍不时

出现非溶血性反应,这对输血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及时发现造成非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因素,防止其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2020

[1-2]

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共40名患者,其中20名为非溶血性发热患者,20

名为发热组,20名非溶血性过敏反应患者为过敏组,并纳入20名未发生不良

反应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诊断价

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诊断价值--第1页

C反应蛋白测定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中的诊断价值--第2页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共40名患者,其中20名为非溶血性

发热患者,20名为发热组,20名非溶血性过敏反应患者为过敏组,并纳入20

名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对照组。发热组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在3

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45.12±1.55)岁。过敏组患者中,男13例,女7

例,年龄在2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45.13±1.6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

14例,女6例,年龄在2岁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45.34±1.27)岁。三组患

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别不大,P>0.05。

1.2方法

采集患者在输血前后各5ml的静脉血液,并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相应

的试剂,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所有的操作都严格遵循相关的程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

1.4统计方法

st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统计,计量(±)表示,行检验;计数

nP

[(%)]表示,行χ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结果

三组患者在输血前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不显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