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871-2013 无公害农产品 食用羽衣甘蓝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7.080.20B31
备案号:40050-2014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871—2013
无公害农产品食用羽衣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No-pollutedAgricultureProducts
technologicalstandardsforcultivatingEdibleKale
2013-09-25发布2013-12-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22/T187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琴、张志英、王利波、王学国、王会志。
1
DB22/T1871—2013
无公害农产品食用羽衣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用羽衣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acephalaDC.)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记录、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藏及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用羽衣甘蓝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4瓜类作物种子第4部分:甘蓝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25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育苗及生产产地环境条件均应符合NY5010、NY5294的规定,并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疏松,肥沃的沙壤土。
4生产记录
准确、及时、清晰、完整的记录:生产单位、生产地点、种植面积、品种、采用标准,有机肥使用量、化肥使用量、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情况、收获日期等。
5育苗
5.1场地
播种床土选择疏松、肥沃、前茬没有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没有使用过除草剂的田园土6份、腐熟有机肥、草炭各2份混合均匀,畦宽120cm~150cm,营养土厚度10cm左右,搂平畦面。穴盘或营养钵移苗,营养土配方田园土7份、腐熟有机肥2份,腐熟草炭1份,将营养土混合均匀装满50孔穴盘或营养钵。
2
DB22/T1871—2013
5.2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纱布或绵布包好,放在50℃的温水中搅动10min~15min,室温浸泡2.5h~3h。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4要求。
5.3催芽
浸泡好的种子甩干,用湿毛巾包好放置25℃~28℃条件下,60%以上出芽可播种。5.4播种
育苗床播种,浇透水,撒播5g/㎡~8g/㎡,播种后覆0.5cm~1cm厚过筛细土,上覆地膜,用种量300g/hm2~450g/hm2。
5.5苗期管理
保持18℃~25℃,出苗后撤去地膜,保持苗床湿润,夏季采用遮阳网覆盖。2叶1心时移入50孔穴盘或6cm营养钵,苗龄夏季30d左右,冬季60d~70d。
6定植
6.1时期
幼苗5片~6片真叶定植。露地:春季4月中下旬、秋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冬春日光温室9月中下旬。
6.2密度
畦宽120cm,行距60cm,株距30cm~40cm,每公顷保苗45000株。冬春日光温室可增加密度。
7田间管理
7.1施肥
肥料符合NY/T496规定,定植前施入腐熟有机肥30kg/hm2~45kg/hm2,生长旺季结合浇水,15d~
20d追三元复合肥150kg/hm2左右,整个生长季节追肥2次~3次。
7.2中耕除草
缓苗后,结合除草、浅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7.3排灌
定植后浇一遍缓苗水,生长前期少浇水,灌水原则“见干见湿”,雨季及时排出田间积水。7.4整形修剪
生长后期及时摘除基部病老黄叶及叶腋间萌生的侧株,改善通透性。
8病虫害防治
3
DB22/T1871—2013
8.1主要病虫害
软腐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斑潜蝇等。
8.2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