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铁车站毕业设计.doc

发布:2025-03-23约2.8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北京地铁6号线花园桥车站设计

工程名称:北京地铁6号线花园桥站

专业方向:地下工程

使用班级:土12-8

指导教师:彭丽云、刘飞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6年1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北京地铁6号线花园桥车站设计

1.2站址环境

本站为六号线的第二站,沿玲珑路和车公庄西路方向跨路口东西向设置。花园桥西侧为玲珑路、东侧为车公庄西路,为地面道路,南北向为高架的三环主路。地面车流量较大,周边环境较复杂。

1.3车站建筑面积

车站可设成地下两层或三层,具体根据周边的环境状况和实际采用的施工工法而定;两层车站设置一层为站厅层、一层为站台层,各层建筑面积控制在4500m2左右;三层车站在站厅、站台层的基础之上可架设一个设备层,各层建筑面积控制在

1.4车站客流量

表1.1车站客流量预测

年限

西向东

东向西

上车

下车

上车

下车

远期2037年

早高峰

7589

7134

8490

7789

远期2037年

晚高峰

8345

8223

7856

6753

超高峰系数:1.3

1.5车辆及编组

车辆采用地铁B型车,8节编组。

二、建筑设计

2.1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

2.2车站总平面布置

根据不同地段条件的使用功能确定车站类型,并进行车站总体布局,该布局应和隧道线路方向一致,要合理设置出入口、处理好与城市道路、人行道、绿地和立交街道的关系;要注意车站外部边界条件及协调情况,注意规划预留及相关物业开发。车站地面出入口根据地面道路走向确定;根据吸引客流、方便客流的原则确定;根据位置关系设置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出入口;各出入口客流量如下:

西北口:每小时8325人次东北口:每小时11560人次

东南口:每小时11360人次西南口:每小时8125人次

若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出入口布置,单个出入口客流量可参照上述客流量。

2.3车站建筑设计

2.3.1

2层车站设计时,站台层分为站台厅和设备管理区。设计内容包括站台形式选择;站台主要设施配置;站台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确定;站台层设备管理所需用房的布置,如降压变电所、通信、信号、低压配电室等设备用房。

3层车站设计时,将设备管理区单独列为一层,进行设备用房的综合布置。

2.3.2站厅层设计

站厅分为付费区、非付费区和设备管理区。设计内容包括售、检票系统的配置;设备管理区所需布置房屋的配置,如环控通风机房、冷冻机房、环控电控室、蓄电池室等设备用房及车站综合控制室、站长室、更衣室等。根据客流量,站厅层付费区、非付费区面积约需布置1900m2。

2.3.3车站附属设施设计

包含出入口设计、通道设计、风亭与冷却塔设计、无障碍设计、防灾设计等。

三、结构设计

3.1基本设计资料

(1)地质条件

①工程地质

本区域范围自上而下地层情况依次为:①层粉土填土,层厚约2.4m;②层粘性土,层厚约7.1m;③层细砂,层厚约3.5m;④层卵石,层厚约4.8m;④2层中砂,层厚约1.9m;⑤层中砂,层厚约1.6m;⑥层卵石,层厚不小于5.4m。对本区地铁沿线设计和施工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地表下埋深30m内主要赋存一层潜水,含水层岩性以砂、卵石为主。当前水位标高为34.26~38.23m,水位埋深为14.90~17.90m。水位位于车站底板以上,需要降水。水位年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为:11月份~来年3月份水位较高,其他月份水位相对较低,其水位年变幅一般为2m~4m。覆土厚度3-4.5m。场地地质条件和计算参数见下表。

表3.1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土层

层厚

(m)

重度(kN/m3)

C

(kPa)

内摩擦角φ(°)

静侧压力系数K0

泊松比μ

垂直基床系数Kv

(MPa/m)

水平

基床

系数Kx(MPa/m)

①粉土填土

2.4

19

10

5

0.5

②粘性土

7.1

19.7

31

14

0.45

0.42

33

30

③层细砂

3.5

16.5

5

30

0.42

0.32

15

14

④卵石

4.8

21.5

0

45

0.4

0.25

80

90

④2中粗砂

1.9

21.5

0

35

0.38

0.28

65

55

⑤层中砂

1.6

18.7

5

40

0.38

0.35

15

15

⑥圆砾卵石

5.4

21.5

0

45

0.35

0.26

85

90

(2)荷载

①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地层压力、静水压力及浮力、设备重量、侧向地层抗力及地基反力等。

②可变荷载:地面车辆荷载及其引起的侧向土压力,人群荷载、施工荷载等。

③偶然荷载:地震荷载、人防荷载。

3.2结构形式

根据设计条件、车站埋深和施工工法确定结构形式,具体结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