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发布:2015-09-12约1万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国内化工行业产业形势 1.行业企业背景 化学工业是我国重点支柱产业。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高低,化学工业发展程度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化学工业对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发展起到直接带动作用。化学工业不仅投资和经济规模巨大,与多产业密切相关,而且具有强大的解决就业的功能。目前我国化学工业仍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势头,到2015年仍保持平均10%的增长趋势,到“十二五”末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5.2亿-5.6亿吨。2009年乙烯生产能力为1269.9万吨,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900万-2100万吨。拥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集团公司,旗下炼化一体化企业在15-20个,规模都是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地方化工企业也在重组和扩能,在山东区域内,拥有一批如齐翔化工集团、阳煤一化集团、东明石化等规模企业和齐鲁化学工业园。 2.人才需求分析 化学工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的产业,为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在把广泛使用先进技术和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作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重要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有机化工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随着企业技术改造和扩能(包括新上装置),需要一批技能型人员,仅齐翔集团、阳煤一化、蓝帆集团2009年~2011年三年时间内就需要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专科毕业生500人。目前,我校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特大型企业和齐翔集团、阳煤一化、蓝帆化工等地方大型化工企业有机化工生产操作岗位就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 (二)建设基础 化学工程系现有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炼油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和化工分析与检验技术5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344人。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立于2003年,该专业前身是化工工艺专业,已有进30年的办学经历,目前该专业在校生480人。2008年该专业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评估专家的认可。近三年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200%,平均分超过录取线0分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以上。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是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组建的一所高职院校,近年来,本专业与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镇海炼化、青岛石化、济南炼油及地方企业齐翔集团、阳煤一化集团、京博集团、蓝帆化工集团、南京惠生等开展紧密合作,建立了顶岗实习基地,初步搭建专业资源平台,形成了以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为龙头的专业布局。学院作为企业培训中心和中国石化炼油化工培训基地,积极为企业特别是地方企业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每年举办专题研修班10-15期,形成了有效的社会服务体系。 本专业自批准成立以来,以培养有机化工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初步组建成立了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构建了基于过程的课程体系,使教学的确定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企业岗位对应工种的职业标准相结合。建省级精品课门,.本专业利用教学优势服务企业面向开展了技术服务,如为职工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技术工人培训开展各种级别的工种的技术培训和等级鉴定工作。坚持“产学结合、强化”的办学特色定位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具备学习、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推动专业特色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业教师团队;培养学生成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就业岗位,企业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合的“双证书”制度1.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为: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本专业职业岗位标准;按照职业岗位标准,确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乙烯(聚乙烯)、丙烯(聚丙烯)产品生产过程为导向,分解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需求,将岗位任务和能力需求分解为若干个任务能力模块,确定学习领域,构建“通用能力培养模块+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模块+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拓展能力模块”的课程体系,引入有机化工生产行业企业标准,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与教材。构建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调学生在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训室和企业中学习,教学方法以边讲边做、讲做结合为主;合理使用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2. 核心课程建设 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确定教学内容,制课程,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对《》、《》、《》、《》等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时,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领本专业教师开展工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