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股权激励合同模板(股权激励与员工退休).docx
2024年度股权激励合同模板(股权激励与员工退休)
本合同目录一览
1.合同订立依据与目的
1.1合同订立的法律依据
1.2合同订立的目的
2.激励对象
2.1激励对象的资格条件
2.2激励对象的范围
3.激励股权种类及比例
3.1激励股权的种类
3.2激励股权的比例
4.激励股权的授予方式
4.1股权授予的时间
4.2股权授予的条件
5.激励股权的归属
5.1激励股权的归属主体
5.2激励股权的继承与转让
6.激励股权的行使与分红
6.1激励股权的行使条件
6.2激励股权的分红方式
7.激励股权的变更与终止
7.1激励股权的变更
7.2激励股权的终止
8.激励股权的税收处理
8.1个人所得税处理
8.2企业所得税处理
9.违约责任
9.1违约情形
9.2违约责任承担
10.争议解决
10.1争议解决方式
10.2争议解决机构
11.合同生效与解除
11.1合同生效条件
11.2合同解除条件
12.合同的补充与修改
12.1补充与修改的程序
12.2补充与修改的效力
13.合同的签署与生效日期
13.1合同签署主体
13.2合同生效日期
14.其他约定事项
14.1保密条款
14.2通知方式
14.3争议管辖地
第一部分:合同如下:
1.合同订立依据与目的
1.1合同订立的法律依据
本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
1.2合同订立的目的
本合同旨在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2.激励对象
2.1激励对象的资格条件
(2)为公司创造显著业绩或作出重大贡献;
(3)无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2.2激励对象的范围
激励对象范围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等。
3.激励股权种类及比例
3.1激励股权的种类
(1)限制性股票;
(2)股票期权;
(3)虚拟股权。
3.2激励股权的比例
激励股权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5%。
4.激励股权的授予方式
4.1股权授予的时间
股权授予分为两个阶段:
(1)首次授予:在公司年度业绩考核合格后进行;
(2)后续授予: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4.2股权授予的条件
股权授予条件包括:
(1)公司业绩达到预定目标;
(2)激励对象个人业绩达到预定目标;
(3)无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5.激励股权的归属
5.1激励股权的归属主体
激励股权的归属主体为公司。
5.2激励股权的继承与转让
激励股权不得继承和转让。
6.激励股权的行使与分红
6.1激励股权的行使条件
激励股权的行使条件包括:
(1)激励对象在任职期间;
(2)公司业绩达到预定目标;
(3)激励对象个人业绩达到预定目标。
6.2激励股权的分红方式
激励股权的分红方式为:
(1)按股权比例获得公司分红;
(2)根据公司业绩情况,获得额外奖励。
7.激励股权的变更与终止
7.1激励股权的变更
激励股权的变更包括:
(1)股权种类变更;
(2)股权比例调整;
(3)股权行使条件变更。
7.2激励股权的终止
激励股权的终止情形包括:
(1)激励对象离职;
(2)激励对象死亡;
(3)激励对象因违纪违规被解除劳动合同。
8.激励股权的税收处理
8.1个人所得税处理
激励股权的授予和行权过程中,激励对象应按照国家相关税收政策,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授予时,按授予当日公平市场价值与激励对象实际出资额的差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行权时,按行权当日公平市场价值与激励对象实际出资额的差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8.2企业所得税处理
公司应按照国家相关税收政策,对激励股权的授予和行权过程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缴纳。
9.违约责任
9.1违约情形
(1)激励对象违反合同约定,未履行相关义务;
(2)公司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股权激励计划;
(3)因激励对象或公司原因导致股权激励计划无法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
9.2违约责任承担
(1)违约方应承担违约金,违约金金额根据违约情形和损失程度确定;
(2)违约方应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违约方应承担因违约引起的其他法律责任。
10.争议解决
10.1争议解决方式
本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为:
(1)协商;
(2)调解;
(3)仲裁。
10.2争议解决机构
如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争议,双方同意提交至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
11.合同生效与解除
11.1合同生效条件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11.2合同解除条件
(1)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经对方催告后仍未履行;
(2)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3)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