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院感质控内容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范文.docx
2025院感质控内容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范文
2025院感质控内容
1.手卫生执行情况:观察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等时刻手卫生的执行情况,确保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手消毒剂的使用。
2.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检查病房、手术室、换药室等重点区域的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空气等的消毒效果,以及隔离病房的设置和使用是否规范。
3.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查看医护人员在进行注射、输液、手术等无菌操作时是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医源性感染。
4.医疗废物管理:监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存、转运等环节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医疗废物的泄漏和扩散。
5.多重耐药菌防控: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监测、隔离和治疗,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手卫生执行不到位:部分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洗手方法和习惯;工作繁忙时容易忽视手卫生。
2.消毒隔离措施不严格:消毒设备和消毒剂的使用不当,消毒时间和浓度不足;病房等区域的清洁和通风不及时。
3.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淡薄,操作过程中违反无菌原则;培训和考核不到位,导致操作技能不熟练。
4.医疗废物管理混乱: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标准不清楚,存在混装现象;医疗废物暂存点的管理不善,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
5.多重耐药菌防控意识不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危害认识不足,监测和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整改措施
1.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开展手卫生专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在病房、手术室等区域张贴手卫生宣传海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洗手。
2.规范消毒隔离操作:定期对消毒设备和消毒剂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加强对病房等区域的清洁和通风管理,增加消毒频次。
3.强化无菌技术培训考核: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无菌观念;在手术、注射等操作过程中,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操作规范。
4.完善医疗废物管理机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医疗废物分类标准和处理流程;设置专门的医疗废物暂存点,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储存和转运。
5.加强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菌感染病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对耐药菌患者进行单间隔离或集中隔离;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测试题目及答案
选择题
1.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洗手?()
A.接触患者前
B.接触患者后
C.戴手套后
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答案:C。解析: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在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都需要洗手,而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都应进行手卫生。
2.空气消毒常用的方法不包括()
A.紫外线照射
B.化学消毒剂喷雾
C.自然通风
D.酒精擦拭
答案:D。解析:酒精擦拭主要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剂喷雾、自然通风是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
3.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
A.2小时
B.4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答案:D。解析: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24小时。
4.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以下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是()
A.废弃的金属器械
B.废弃的玻璃安瓿
C.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
D.废弃的药品
答案:C。解析: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属于感染性废物,废弃的金属器械和玻璃安瓿属于损伤性废物,废弃的药品属于药物性废物。
5.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
B.标准预防+飞沫隔离
C.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标准预防+严密隔离
答案:C。解析: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所以采取标准预防+接触隔离措施。
填空题
1.手卫生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______。
答案:外科手消毒。解析:手卫生涵盖了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三种方式。
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______、空气传播。
答案:飞沫传播。解析:医院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
3.无菌物品存放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______℃,相对湿度应保持在______%。
答案:20±2;3570。解析:这是无菌物品存放环境温湿度的标准要求,有利于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
4.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得超过______天。
答案:2。解析:为防止医疗废物在暂存过程中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5.多重耐药菌是指对______类或______类以上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