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省安乡县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12约1.09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发现,癌细胞的细胞膜上分布着多药抗性转运蛋白(MDR),MDR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多种药物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抑制癌细胞MDR的合成可能有助于治疗癌症

B.癌细胞合成MDR可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C.当胞外药物浓度较高时,MDR不能将药物转运到细胞外

D.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则MDR对药物的运输速率会减慢

2.PD-1是位于T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与癌细胞表面表达的一种蛋白质PD-L1结合后,会使T细胞进入静息状态,无法识别癌细胞,并可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弱或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成熟于胸腺

B.癌症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力降低,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C.抑制PD-L1的活性,可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种途径

D.PD-1的抗体可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监控和清除能力

3.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与衰老、癌变共同组成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

B.有丝分裂有一个细胞周期,减数分裂有两个细胞周期

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与核DNA的数量之比是1:2

D.每种分裂后期都会出现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

4.如图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示意图(图中只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l产生异常配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B.图l中的②与正常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发育成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均为异常的

C.图2中甲→乙的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一着丝粒连接的染色单体基因型相同

D.若图2甲细胞经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则另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5.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激素、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C.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D.激素、神经递质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后被灭后

6.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层能保护人类免受短波辐射伤害

B.氟利昂会影响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

C.臭氧层出现空洞会使水产品产量下降

D.各国对臭氧层的重要作用还没有清醒认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来源,这是因为______。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____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____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___越强。

(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_____。

(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

8.(10分)立体种植生态农业模式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经济林地、果树园地、用材林地的空间地带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态农业复合系统,具有多种种植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林果树间的土地上套种喜湿耐阴的中药材,形成一个林药复合系统,该系统中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现象,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下立体套种的黑木耳、蘑菇等食用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它们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食用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在____________范围内循环,释放的热能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其他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9.(10分)某植物花色由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产生机理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