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职病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ppt

发布:2024-03-19约8.71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动脉系统病变期(1)细动脉玻变(arteriolosclerosis)指中膜仅1-2层平滑肌的或直径〈1mm的最小动脉。机制:血浆蛋白内渗;分泌细胞外基质;平滑肌细胞凋亡—胶原修复。以入球动脉和视网膜动脉硬化最具有诊断意义。第31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肌型小动脉硬化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纤维增生,中膜平滑肌肥大。(3)弹力肌型和弹力型动脉:可伴AS.临床:血压长期升高失去波动性,患者多症状明显。3.内脏病变期(1)心脏concentrichypertrophy400克以上,左室1.5-2cm.肉柱、乳头肌增粗变圆。

eccentrichypertrophy心腔扩张hypertensiveheartdisease第32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临床表现:心悸、心电图示左室肥大、重者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第33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肾脏

肉眼:

细动脉性肾硬化或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镜下:

1)肾小球纤维化、玻变,健存的肾小球肥大;

2)肾细动脉硬化、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第34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临表:蛋白尿、颗粒管型。重时多尿、夜尿、低比重尿。晚期尿毒症。可死于心、脑并发症。第35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脑:

1)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

脑水肿致头疼、呕吐、视力障碍;

hypertensivecrisis

2)脑软化softeningofthebrain多为微梗死灶。

(microinfarct)最终以胶质瘢痕修复。

3)脑出血

基底节、内囊、大脑白质、桥脑和小脑等处。

原因:①脑细小动脉硬化质脆,②微小动脉瘤破裂。第36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脑出血第37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病变:出血区域可完全被破坏,形成囊腔状,其内充满坏死组织和凝血快。出血部位与症状的关系:内囊出血对侧偏瘫及感觉丧失出血破入脑室,突然昏迷而死亡左侧脑出血引起失语桥脑出血同侧面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瘫痪血肿占位及脑水肿可致颅内压升高,脑疝。其他临床表现:昏迷、呼吸加深,脉搏加快,大小便失禁,肌腱反射消失,重者出现陈—施氏呼吸,瞳孔、角膜反射消失。第38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4)视网膜:其中央动脉发生细动脉硬化,眼底镜见血管迂曲,反光增强,动静脉交叉处受压,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和渗出。视神经盘=视乳头(盲点)第39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hypertension)亦称恶性高血压。见于中青年,舒张压常大于130mmhg,可继发于缓进型高血压,但常为原发。病变特点:1)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内膜及平滑肌细胞显著增生,胶原纤维增多,使血管壁呈同心圆层状增厚,称洋葱皮样改变。2)坏死性细动脉炎:其内膜和中膜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患者多在一年内因尿毒症、脑出血和心力衰竭死亡。第40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洋葱皮样改变纤维素样坏死第41页,课件共7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风湿病

rheumatism概述:是一种与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以形成风湿小体为其病理特征。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皮下和血管的结缔组织。发病年龄5-15岁,高峰年龄6-9岁,男女无差别,西部四川最高,以长江为界,南方高于北方(除粤)。以春秋冬多发。我国统计现有风心病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