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问题及对策.docx
PAGE
1-
我国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面临的问题
(1)我国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在部分地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尚未完全树立,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效率低下。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中,有超过30%的人认为自身服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例如,在A县某乡镇,由于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导致群众办事多次跑腿,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2)其次,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导致服务职能与行政职能混淆,影响了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构建。在一些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将过多精力投入到行政事务中,忽视了服务职能的履行。据统计,我国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中,有40%的时间用于处理行政事务,而用于服务群众的时间不足20%。以B镇为例,由于职能定位不明确,政府工作人员在处理群众问题时,往往过于注重行政手段,忽视了服务职能,导致群众满意度不高。
(3)此外,乡镇政府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服务资源分配不均,也是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在我国,部分地区乡镇政府服务设施落后,服务项目单一,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乡镇政府服务设施中,有50%以上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服务项目不足70种。以C镇为例,由于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群众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到上级政府寻求帮助,严重影响了政府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二、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对策建议
(1)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关键在于强化服务意识和提升服务能力。为此,应加强对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例如,通过定期举办服务技能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素养;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服务效果进行考核,激发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以D镇为例,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了15个百分点。
(2)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是实现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应将政府职能集中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公共服务,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据统计,通过改革,我国乡镇政府职能中,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占比从原来的20%提高到了40%。以E镇为例,政府通过明确职能定位,成功引入了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有效解决了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
(3)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是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应加大投入,改善乡镇政府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其次,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最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服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方便群众办事。例如,在F镇,通过建设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服务事项的一站式办理,办事效率提高了30%。此外,F镇还推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各类业务,大大提高了服务便捷性和群众满意度。
三、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的保障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是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的基础。通过立法明确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责、权限和程序,确保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政府服务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服务质量。例如,在G县,通过出台《乡镇政府服务条例》,明确了乡镇政府的服务范围和标准,有效提升了政府服务水平。
(2)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以H镇为例,成立服务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3)增加财政投入,为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同时,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例如,I镇通过设立公共服务基金,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提升了政府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