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概论.ppt
主讲:李孜军
〔::923922867〕;课程安排;;;;1.1环境概述;环境工程学;世界环境日〔WorldEnvironmentDay〕;;1980;1987;1996;;?;中国主题旨在:
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1.2环境系统组成;1.3环境问题;*;事件名称;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矾光化学烟雾;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工厂的废气排放是巨大的污染源);日本的水俣病受害者;骨痛病;1.3.4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当今环境的首要问题。
1999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人口比世纪初增长了4倍,但资源消耗增长了10倍。
2011世界人口已达70亿,问题严重!;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和恶化,森林资源不断缩小,水资源短缺,生物物种减少,某些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等。;生物物种的消失;;形成原因:含氯化学物质特别是氟氯烃进入大气会破坏同涡层
的臭氧,除此之外,NOX、CH4等也都会破坏臭氧层。;大气污染危害之三温室气体及全球气候变化;过去数十年中,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大大增加,现在的化学品国际贸易值每年超过200亿美元。1987年2月,环境署在伦敦召开了会议,通过了“国际化学品贸易中交流的伦敦准那么”,制定这个准那么的目的是想在国际贸易中通过情报交流,从而提高各国使用和管理的经验,以及确定进口化学品的平安性。;人类活动频繁,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由于生物物种生境的不可逆转,生物正在以空前的速度灭绝。因此保护野生亲属的样品代表作为进行遗传选择和改进的根底是绝对必要的。;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的不均匀,导致许多地区缺水,又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开展,需消耗大量的水,同时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破坏了水体,更加加剧了水的供求矛盾。;问题八海洋污染;1.4中国环境态势的五个特点;断流的黄河;;风沙袭击北京城-白昼如夜;三件大事标志着:
长期西部生态破坏造成了严重后果,引起大规模的“跨域报复”;
环境与经济是一个整体,如果无视西部,无视生态,无视乡村、无视农民,到头来只能阻碍东部、阻碍经济,影响到中心城市;
生态系统保护是中国环境的首要问题,同时要注意跨区域生态补偿??;特点2面源问题上升和污染转移加速;中国陆续参加了各种国际组织并签署了大量国际协定,环境成为中国与兴旺国家对话与合作的优先领域。;居民越来越重视以环境为主的生活质量要素:
环境纠纷急速增加,绿色消费受到关注。;中国的经济政策正在由平安性考虑〔能源和粮食问题〕转变为经济性考虑,只有在经济性被考虑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而改善环境的行为和政策才有了可能。这同时又为环境成为经济竞争力因素提供了经济前提。环境问题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2.中国环境保护的开展历程;1.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
〔1973~1978年〕;
根据时任总理周恩来的指示,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1972年6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使中国高层的决策者们了解到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开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认识到了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73年8月5日,中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环境保护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的历史性的开创性的奉献。;会议取得了3项重要成果:;《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假设干规定》〔试行〕;这一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有3个:;2.改革开放时期环保事业的开展
〔1979~1992年〕;2.改革开放时期环保事业的开展
〔1979~1992年〕;2.改革开放时期环保事业的开展
〔1979~1992年〕;〔1〕确立了环境保护是1根本国策
所谓国策,就是立国之策、治国之策。只有那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开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影响的谋划和策略,才可称为国策。
把环境保护确定为根本国策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开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这项方针是环境保护总的出发点和归宿。环境保护总的出发点就是在快速开展经济、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这就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开展。
而最后的落脚点和归宿那么是“三个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