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7.5浆砌片石施工方案.docx

发布:2025-03-16约6.2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程概况

[具体工程名称]中,M7.5浆砌片石工程主要应用于[列举相关工程部位,如挡土墙、护坡等]。这些结构对于增强工程的稳定性、抵御外力作用具有关键作用。

挡土墙高度一般在[X]米至[X]米之间,长度总计约[X]米。其作用是支撑路基填土,防止土体坍塌,确保道路的安全与畅通。护坡主要分布在[具体位置],面积约[X]平方米,可有效防止坡面水土流失,保护路基及周边环境。

二、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

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工程设计图纸编号]施工设计图纸

4.现场实际勘查情况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片石:质地坚硬,无裂缝和风化,其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片石尺寸应大致方正,厚度不小于150mm,长度与宽度不宜超过厚度的3倍。石料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确保表面无泥土、杂质等。

-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应符合标准要求。

-砂:选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杂质含量符合相关规范。砂应通过筛网筛选,去除过大颗粒和杂物。

-水:使用清洁、无有害杂质的饮用水,如采用其他水源,需进行水质检测,满足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2.机械设备准备

-搅拌机:选用[具体型号]强制式搅拌机,其容量应满足施工需求,搅拌性能良好,能够保证物料充分拌合均匀。

-砂浆运输车:配备[数量]辆密封良好的砂浆运输车,确保砂浆在运输过程中不离析、不泌水。

-振捣器:准备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若干,振捣器功率应满足振捣密实的要求,振捣棒直径可选用[常用直径规格]。

-其他设备:装载机、自卸汽车、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皮锤等。

3.人员准备

-施工管理人员:配备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明确各人员职责,确保施工管理有序进行。

-技术工人:包括石工、混凝土工、钢筋工等,所有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石工应熟练掌握片石砌筑技巧,能够保证砌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混凝土工应熟悉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密实;钢筋工应能准确进行钢筋的加工和绑扎。

4.现场准备

-场地清理:清除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杂草、树根等,平整场地,做好排水设施,确保施工场地干燥、坚实。

-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测放出挡土墙、护坡等的位置、轮廓,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做好保护措施。

-基础处理:对挡土墙、护坡的基础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基础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如基础存在软弱土层,应进行换填、夯实等处理,处理后的地基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基础处理→片石砌筑→勾缝养护

2.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使用全站仪精确测放出挡土墙、护坡的边界及控制点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桩位标志。用水准仪测定基础及各部位的标高,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

3.基础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机械开挖结合人工清底的方式进行基础土方开挖。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如遇地下水,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确保基坑内无积水。

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通知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槽。经检查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基础处理,如不符合要求,应按照设计变更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4.基础处理

当基底为岩石时,应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然后铺设一层[厚度]的水泥砂浆,再进行片石砌筑。当基底为土质时,应先夯实基底,然后浇筑一层[厚度]的C15混凝土垫层,待垫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片石砌筑。

5.片石砌筑

-砂浆拌制:按照设计配合比,采用搅拌机拌制M7.5水泥砂浆。先将砂、水泥倒入搅拌机内干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湿拌,搅拌时间不少于[规定时间],确保砂浆的和易性和强度符合要求。

-片石砌筑:砌筑时,先在基础面上铺一层[厚度]的水泥砂浆,然后摆放片石。片石应大面朝下,相互错缝,不得有通缝。每层片石之间应填满砂浆,并用小石块填塞缝隙,使砂浆饱满。

-分层砌筑:片石砌体应分层砌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mm。在砌筑过程中,应使用皮锤等工具将片石敲实,保证砌体的密实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