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思考
闫学秋 宝坻图书馆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读者服务
[摘 要 ] 我国社会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读者阅读类型的探析及服务探索,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建议。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更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21世纪我国老龄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拥有数以亿计老年人的高度老龄化社会是中国未来几十年必然面对的局面,而解决当前老年人及其家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已经是非常现实的民生需求。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老龄工作,把做好老龄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建设和发展老龄事业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最具开放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人民的“终身学校”和建设社会文化中坚力量的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健康、多元的文化活动,来应对图书馆读者结构的老龄化转变,是走进图书馆的老年读者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已成为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现实意义
1.1为老年读者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忽视老年人群的和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尊敬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
1.2为老年读者服务有利于解决“空巢”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伴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制度的全面实施以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代同堂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了,“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空巢”老人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图书馆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及开展的各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活动,可以使老年人生活充实,精神愉悦。
1.3为老年读者服务有利于实现老年人继续社会化,老年人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比较少,娱乐休闲生活的内容比较单一,对新理念、新事物的认知程度和适应能力不高,因此迫切希望生活能变得充实。
2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优势
2.1功能特征优势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纯公益性事业单位,专门收集文献资源并传播、利用的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免费为广大读者服务。因此,在为老年人服务过程中,公共图书馆有着其他社会机构不可替代的优势。
2.2文献教育优势
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作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它通过丰富的馆藏向老年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老年读者可以从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回家慢慢阅读、细细品味,也可以到图书馆的阅览室随便翻翻报纸看看画报,欣赏展厅陈列的各种书画美术作品,享受精神食粮,还可以到电子阅览室上上网,看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或进入聊天室给亲朋好友发电子邮件等,公共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设施环境在活跃老年读者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3人力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馆员队伍中,有一大批具有丰富读者服务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他们熟知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掌握服务读者的工作方法,是为老年读者服务的中坚力量,也是图书馆事业的基础。
3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的类型
3.1消遣型
这类老年读者数量较多,大约占了老年读者的50%左右,他们是公共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常客。消遣阅读是在没有压力的精神状态下的阅读,首要目的是消遣,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它是一种以追求精神文化享受为主要目的,以获取知识信息为次要目的的阅读类型。而图书馆环境大多比较宽敞明亮,特别是比较安静,适合多数老年人好静不好动的特点。加上报刊杂志丰富多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大事小情均可不出馆而知晓,因此吸引很多老年人到图书馆来寻找适合自己口味的报刊。如我馆的期刊部阅览室,每天早上最早到馆的读者都是那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他们把去图书馆当作每天必做的功课,认为既可以调剂日常生活,又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和天下趣闻,还可以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3.2“问题”型
这类“问题”型老年读者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有的总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有的喜欢固定的一个位置,将自己喜欢的报纸、杂志都放在自己身边,留着自己看,很少顾及公共场所与个体差异,在图书馆阅览过程中,很容易和他人发生摩擦;有的老年读者在阅览室内碰到自己熟悉的人、喜欢的话题,进行大声交流,影响阅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