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写作基础教程第八章 诗歌写作.ppt

发布:2017-12-13约4.53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诗歌的含义 《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段文字说明,古代的诗是一种综合艺术。到了后来,诗随时代要求以及它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功能的不同而独立出来,但因为诗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了歌的许多艺术特性而被现代人称为诗歌。 惠特曼的诗歌倡导人类个性的解放;叶芝、庞德的诗歌表达了对当代生活的厌恶和拒绝;所有这些诗歌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特征:即站在整个人类历史、文化及精神的高度上进行思索和歌唱! * 出版社 社文分社 写作基础教程 第八章 诗歌写作 第一节 诗歌的文体特征 二、诗歌的特点 (一)强烈的抒情性 感情是构成诗歌最基本、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沧浪诗话》)钟嵘也言:“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品·序》)俄国文论家别林斯基也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动力 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论文艺》)他们都强调了感情对于诗歌的重要性。这就说明,抒情性是诗歌这一艺术形式的根本特征。感情是诗歌的原动力,抒情是诗歌的最终目的。虽然其他文学样式同样也依赖和强调感情,但任何文学体裁对于感情的依赖都不如诗歌那么典型、那么强烈。 (二)表达的精炼性 这里的精炼性,是指用尽量少的语言文字和篇幅,去准确表达最为丰富复杂的情感信息和事象信息。在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字作品类别里,虽然各种文类都要求自身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但诗歌才在真正意义上具备了这一特质。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文学作品可以像诗歌那样,在寥寥数语,短短几行中,传达给读者那么生动完整的画面和无穷无尽的想象以及引出强烈无比的共鸣。汉高祖的“大风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三句写他自己的风云历程,写出自己的渴望欲求,写尽了自己的帝王霸气。 (三)独特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歌追求的最高美学目标。意境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诗歌在意义、意味、意蕴上应达到一种美学高度,让读者长久地停留在诗歌创作的空间感里,久久徘徊不忍离开;二是指诗歌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水乳交融。这就是朱光潜所说:“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论诗》)由此可见,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整合而成、可供读者进入丰富联想的一种艺术空间。 (四)和谐的音乐美 诗歌的音乐性是诗歌与读者沟通,帮助读者进入诗歌境界,理解诗歌意境并最终记忆诗歌最为便捷有效的桥梁。也是诗歌自产生以来最本质的美学特征之一。 古代诗歌与音乐一体,所谓“在辞为诗,在乐为歌。”现代诗的创作更愈来愈趋近于音乐。音乐艺术通过完全抽象的非语义的声音媒介的排列来完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对位等构成的形式结构。诗歌也完全通过语言的节奏来构成诗歌的音乐感。诗与音乐相通,主要是因为诗与音乐都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洋溢着感性生命的旋律。伏尔泰说:“诗是灵魂的音乐。” 三、诗歌的分类 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诗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类型。按不同的角度及标准,可以有多种分类。单以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 (一)抒情诗 抒情诗或抒情歌,原特指古代希腊合七弦琴吟唱的诗,现泛指直抒胸臆的诗歌。抒情性本来就是诗歌的根本特征,许多广为流传的诗篇都是以抒情见长的。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详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也不致力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是重在直抒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内心感受,这是它的一大特点。 (二)叙事诗 叙事诗指用诗的形式来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绘人物的性格和环境,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作。叙事诗介于小说与抒情诗之间,因此有人也称之为“诗体小说”。但它与小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叙事诗尽管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它作为诗歌体裁的一种,仍是偏重于抒情,而不仅仅是叙事。在叙事诗中,叙事仅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何其芳说:叙事诗人“不是在讲说一个故事,而是在歌唱一个故事。”(《谈写诗》)在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风》、《木兰辞》等。 第二节 诗歌的艺术构思 在诗歌创作中,诗歌的艺术构思与诗歌感知是密不可分的。感知里面孕育着构思,构思里又包含了感知。感知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作用往往决定着诗歌的构思。 一、提炼主题 主题即诗歌的意义,或曰诗歌所涵摄的精神性因素,与形式一起构成诗歌的两大要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