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总体技术方案(2015年版V1.2)全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
总 体 技 术 方 案
(2015年1月修订)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1月
1 修改第二章,更新全国ETC建设及客服发展情况;删除2014年14省市ETC系统运行现状,调整为截至目前全国14省市联网运行情况;对2.3节内容做了部分调整 2 在第3.3.4节增加对TAC计算域及验证方法的说明 3 修改第3.3.7,将黑名单的下发机制和时间按照《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运营和服务规范实施细则(暂行)》进行了调整,如“全量每天早上7:00发送”调整为“发行方每日9:00发送全量名单,......”等4 修改第3.4.2节,将2014]226号5 增加第小节,补充对省级服务网站的基本功能要求6 修改第3.5.1节,说明通信链路建立总体方案,并按照2014年全国联网通信链路情况,明确了当前主备通信链路提供商及网络拓扑结构 7 增加第3.5.2节,明确对国家中心及省级中心的数据传输中间件做统一要求 8 修改第3.5.3节,将2014年11月13日部路网中心下发的《关于启动数字签名证书相关事项的函》补充到技术方案,明确了数字签名证书的申领、使用、更新、吊销的操作流程及相关要求 9 修改第3.7.1节,要求车道系统必须针对由于天线未收到不具备人工刷卡功能的省(区、市),应要求10 增加第3.8.2节,补充省(区、市)界站ETC车道监测评价方案,明确了监测评价指标、数据管理、数据传输接口等内容 11 修改第3.11节,调整为与《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总体技术方案》补充技术要求(交办公路[2014]205号)附件4:《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 用户卡、ESAM卡文件结构和数据定义说明12 修改第四章 联网实施方案,删除2014年全国14省市联网开通实施方案,补充2015年15省(区、市)联网实施方案、进度计划以及需要14省市配合的工作内容 13 修改第五章 联网测试,调整为关于2015年15省(区、市)接入全国ETC联网区域测试的相关内容,同时将省(区、市)界站ETC车道监测评价系统列为联网测试内容14 增加附录4《省(区、市)界站TC车道监测评价系统参与方接口设计》15 增加附录5《14省市联网相关供应商参考名录》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1
1.1 背景 1
1.2 实施目标 2
1.3 适用范围 2
1.4 方案主要内容 2
1.5 编制依据 3
第二章 全国ETC运行现状 4
2.1 全国ETC建设及客服发展情况 4
2.2 2014年度全国联网运行概况 5
2.3 2015年待联网省份概况 7
第三章 联网技术方案 9
3.1 联网总体架构 9
3.1.1 收费公路联网结算管理中心(国家中心) 9
3.1.2 省(区、市)联网电子收费结算管理中心(省中心) 10
3.1.3 国家中心系统功能框架 11
3.1.4 跨省(区、市)数据交互 14
3.2 联网运营基本规则 15
3.3 清分结算方案 16
3.3.1 涉及范围 16
3.3.2 参与对象 16
3.3.3 总体原则 16
3.3.4 清分处理 19
3.3.5 争议交易处理 20
3.3.6 结算处理 21
3.3.7 用户状态名单管理 22
3.4 客户服务方案 22
3.4.1 基本规则 22
3.4.2 发行管理要求 23
3.4.3 跨省(区、市)投诉处理机制 24
3.4.4 全国ETC联网服务网站 24
3.5 数据传输 26
3.5.1 通信链路建立 26
3.5.2 数据传输中间件 27
3.5.3 传输安全 27
3.6 系统信息安全保障 28
3.7 车道系统业务处理流程 29
3.7.1 基本要求 29
3.7.2 ETC车道系统 32
3.7.3 MTC非现金支付车道 37
3.8 省(区、市)界站方案 38
3.8.1 共建站配置方案 38
3.8.2 省(区、市)界站ETC车道监测评价方案 39
3.9 时钟同步机制 45
3.10 省内二义性路径标识方案 45
3.10.1 用户卡标识文件选择和数据定义 45
3.10.2 OBU标识文件选择和数据定义 46
3.11 用户卡、ESAM卡文件结构及数据定义 46
3.11.1 用户卡文件结构说明 46
3.11.2 OBE-SAM文件结构说明 48
第四章 联网实施方案 50
4.1 基本原则 50
4.2 实施方案 50
4.3 进度计划 51
4.4 已联网14省市的配合工作 51
第五章 联网测试 53
第六章 投资估算 54
附录: 1、《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 参与方间接口设计》
2、《全国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