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辣椒露地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11-21约3.7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辣椒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的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辣椒的露地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栽培环境

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

5栽培管理措施

5.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栽培、抗病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5.2栽培季节

春季宜在1月中下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下旬开始采收。秋季宜在8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5.3育苗

5.3.1播种前的准备

5.3.1.1育苗设施及苗床消毒

露地宜用塑料拱棚育苗,苗床宽度1.5m,一般667m2大田需苗床20m2~30m2。育苗前应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每平方米苗床用10g福美双加10g五氯硝基苯或10g40%多菌灵加l0g硫酸锌,拌

l0kg细潮土,均匀洒于苗床表面,用钉扒来回浅划,最后每平方米苗床用呋喃丹10g掺细土或辛硫磷5g兑水均匀洒在苗床表面,用钉扒翻l0cm~14cm深。

2

5.3.1.2营养土

播种前3周选用干净的田园土和有机肥,按一定比例(3~4:l)混合,每1000kg营养土中加入500g磷酸二氢钾、200ml~300ml的40%福尔马林,充分混合拌匀,密封4d~5d翻堆透气,待药剂充分挥发后均匀铺于苗床内,厚度10cm为宜。宜基质育苗。

5.3.1.3种子准备

5.3.1.3.1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3中2级以上种子的规定。

5.3.1.3.2播种量

根据品种特性及定植密度确定每667m2大田用种量。

5.3.2播种方法

苗床整细整平浇水后播种。辣椒从幼苗出土到第一片真叶展开易得猝倒病,因此播种后应采用药土覆盖。以50%多菌灵粉剂8g~10g/m2与15kg细土混匀后,1/3作种子下垫土,2/3作种子上盖土,覆盖厚度1cm为宜。

5.4苗期管理

5.4.1温度

出苗前保持较高拱棚温度利于出苗,以20℃左右为宜,不低于15℃。

5.4.2水分

播种后应浇透水,以后不干不浇。幼苗出土后待子叶展平时向苗床撒1次干细营养土,厚度以0.2cm~0.3cm为宜。

5.4.3壮苗标准

播种后出苗快而整齐,子叶肥大,胚茎粗短,真叶肥厚、宽大,深绿色有光泽,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

5.5定植前准备

5.5.1整地施肥

定植前应及时耕翻、耙细、整平。基肥应以商品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实行平衡施肥,控制氮素化肥,全层深施。全生育期实际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5:1。每667m2宜施用有机肥1000kg~1500kg、复合肥30kg~40kg、钙镁磷肥50kg、硼砂1.5kg~2kg、硫酸镁3kg~5kg、硫酸钾20kg,各种肥料混匀撒施地表,深耕深翻。

5.5.2整畦覆膜

按露地常规方法整畦覆膜,畦高25cm~30cm、畦宽带沟1.3m~1.5m,单行种植。

3

5.6定植

春季3月上中旬、秋季9月中下旬采用单行定植,株距、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确定。

5.7田间管理

5.7.1水肥管理

浇透定根水,缓苗后发现缺水可再浇一次,但水量不宜太大,控水蹲苗。当门椒开花前在二株间打洞埋肥,每667m2施用碳酸氢铵50kg~75kg、氯化钾25kg~30kg。采二批果后结合浇水开始追肥,间隔7d~10d灌水一次,灌水1次~2次追肥1次,每667m2每次宜施复合肥30kg~40kg,或尿素10kg~15kg、硫酸钾15kg~20kg,盛果期每灌水1次就追1次肥。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3次。

5.7.2整枝

门椒以下侧枝全部抹掉,并在门椒开花时摘除门椒,门椒以上留3杈~5杈,及时摘除多余的侧芽、老叶、病虫叶。

6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病虫害

包括疫病、病毒病、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