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水平全国统一考试(OCR).pdf

发布:2023-08-12约4.0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 1.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的教育思想的文献是D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2.美国的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论是B A.劳动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D.需要起源说 3.“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体现的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是A A.环境 C.遗传 B.教育 D.人的个性个体 4.“教育的过程,在它以外没有其他的目的,他就是它自身的目的”是谁提出的?D A.夸美纽斯 B.卢梭 D.杜威 C.福禄贝尔 5.校风校训,学校雕塑等作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文化要求属于C A.分科 C.隐形 B.活动 D.综合 6.周天子在王都设立的大学是B A.洋宫 C.太学 B.辟雍 D.国子监 7.下列不属于理学教育家的是A A.颜元 C.朱熹 B.王阳明 D.陆九元 8.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代表人物是为C A.陶行知 C.杨贤江 B.陈鹤琴 D.晏阳初 9.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属于B A.学校 C.社会 B.家庭 D.教会 10.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古罗马教育家是D A.夸美纽斯 C.西塞罗 B.梭伦 D.昆体良 11.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满足,同时又不得不接受环境的要求,于是个体在社会上 出现了一种困难,埃里克森称其为D A.自我同一性 B. B.同一性扩散 C.同一性混乱 D.心理-社会危机 12.以认知论观点来解释学习动机,其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这是A A.韦纳的归因理论 B.德韦克和尼克尔斯的成就目标 C.阿特金森成就动机 D.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 13.问题解决一般要经过呈现问题,明确问题目标,填补空间,解答问题,这是()提出的理 论。A A.奥苏伯尔博硕 B.格拉斯 C.杜威 D.华莱士 14.道德动机手段的是什么D A.道德意念 B.道德心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5.小丽和她的同学要去博物馆,她本来是想骑自行车去的。她的同学大多数都乘坐公交车 去,而她又怕迟到,最后跟着同学一起乘公交车去博物馆。小丽的这种心理现象属于B A.集体观念 B.从众心理 C.习惯 D.耳提命受 16.教育研究中,()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木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D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发展研究 D.预测研究 17.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法,搜集研究 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是B A.观察研究 B.调查研究 A.实验研究 D.个案研究 18.在文献检索中,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近及远、由新到日的顺序进行查找的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19.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B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20.对于计数资料,一般适用于D A. Z检验 B.T检验 C.方差检验 D.卡方检验 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课程 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及其获得过程,这一经验的获得是教育者按照一定 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2.六艺 六艺是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 杂方案。 4.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是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包括行为是 否出现以及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 三、简答题 1.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教育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2)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3)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 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 可。 2.影响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 (1)学生的智力差异: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智力水平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 异和表现早晚的差异。 (2)学生的非智力差异: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从认知的角度来看, 它又可以分为认知和非认知两方面的非智力差异;认知方面的非智力差异主要有认知类 型和学习类型的差异,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