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领会科学精神》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2-11约3.0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领会课文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及方法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

2.熟读文章内容,了解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

3.体会科学精神及科学思想,能与同学交流研讨。

4.搜集自己喜欢的科学家故事,总结其科学精神,在课堂上分享。

教学重点:回顾课文,总结概括说明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听课过程中深入理解科学精神,在学习中落实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个课段的学习,学生对说明文已有了系统的认识,但各篇课文的总结升华尚未开展,学生缺乏对科学精神的认识。本课段将课文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整合、凝练,对第二单元说明文进行主题上的探讨。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提前让学生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科学家的故事,写一篇简短的发言稿:事迹加精神,也可以制作幻灯片等。

(二)情境导入: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热爱,八年级准备以第二单元四篇文章为范围,以“感悟科学精神”为主题举办一场圆桌分享会,请你积极参与。

(三)圆桌分享会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开场白(3-5min)

小文将担任本次圆桌分享会的主持人,这是她写的开场白原稿,请你根据提示帮助她补全相关内容。

科学是一门让人发现世界的奇妙与神奇的学科,进入科学的世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进入奇妙的王国。

在那里,你可以从花香鸟语中寻找大自然孕育万物的痕迹,可以从龟裂破碎的岩石中感受时间的鬼斧神工,可以从,可以从。

科学,像一座神奇的宫殿,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一步步地向它走近。(复习环节,学生结合文章填写,无固定答案)

学生活动:开火车或随时点人

2.请补充四位科学家的资料(2min)

A.竺可桢是浙江人,是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代表作品有《气象学》其作品《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选自《新疆域》的《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C.《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的《沙乡年鉴》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

D.陶世龙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其作品《时间的脚印》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及认识这一功能的重要意义。

学生活动:举手发言

3.推荐科学人物或作品

(1)探究精神(10min)

分享会要求每人介绍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物或文学作品,请你从下面任选一位人物或作品,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补全资料,为分享会做准备。

示例:法布尔

我要推荐:法布尔

他的事迹: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遇到困难也没有灰心丧气,最终在他的坚持不懈下完成了著作《昆虫记》。

他的精神:勇于探索、热爱观察。

人物一:竺可桢

人物二:阿西莫夫

作品一:《时间的脚印》

作品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若学生推荐文章,可结合内容说明文章彰显的科学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总结: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意大利)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歌德: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

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探究精神:仔细观察、现象入手、质疑解疑、大胆推断、小心求证、结合知识、跨越学科、辩证看待。

(2)热爱精神(5min)

有同学注意到老师没有将《大雁归来》打在黑板上。我自有深意。

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到第42页,齐读“阅读提示”。

利奥波德喜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他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和谐相处。从这种观念出发,作者发现,大雁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还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人不应该伤害他们,而应善待自然。利奥波德看似只是平淡地记录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

这就是科学精神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由对大雁的热爱,到孜孜不倦地探索,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贡献,造福大雁和更多生物。当然,竺可桢之于气象学,阿西莫夫之于科学知识,陶世龙之于地质学,莫不如此,都离不开对科学的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4、科学人物分享会(12-13min)

深入认识了课本中的几位科学家,老师听说咱们班有几位同学是科学迷,他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分享自己喜欢的科学家。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几位同学。

“科学人物、科学精神分享会”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评委打分

思想内容(35分)

1.思想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观点正确、鲜明,见解独到,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

(15分)

2.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实例生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