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移伸缩(对称)旋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格点问题
【坐标系的确定】
1、下图是几个主要景点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确定九疑山的中心位置C点的坐标为A、(3,1) B、(4,2) C、(0,0) D、以上都错
2、我市几个旅游景点的大致位置示意图.如果用(0,0)表示新宁崀山的位置,用(1,5)表示隆回花瑶的位置,那么城南山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2,1)B.(0,1)C.(-2,-1)D.(-2,1)
ABC的顶点B的坐标是(2,1),将△ABC向左平移两个单位后,点B平移后的坐标是【 】
A、(4, 1) B、(0,1) C、(-1,1) D、(1,0)
2、如图,将ΔPQR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点P平移后的坐标是【 】
A、(-2,-4) B、(-2,4) C、(2,-3) D、(-1,-3)
3、如图,将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 】
A、(1, 7) , (-2, 2),(3, 4) B、(1, 7) , (-2, 2),(4, 3)
C、(1, 7) , (2, 2),(3, 4) D、(1, 7) , (2,-2),(3, 3)
4、如图,△ABC中,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4,3),如果要使△ABD与△ABC全等,那么点D的坐标是 【 】
A、(4,-1) B、(-1,3) C、(-1,-1) D、还有其它坐标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ΔOAB,A(0,-3),B(-2,0).(1)将ΔOAB关于点P(1,0)对称,在图1中画出对称后的图形,并涂黑;(2)将ΔOAB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在图2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涂黑。
6、作图题:(不要求写作法)如图,在10×10的方格纸中,有一个格点四边形ABCD(即四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向下平移5格后的四边形;(2)在给出的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l对称的四边形.
7、如图,方格纸中有三个点A,B,C,要求作一个四边形使这三个点在这个四边形的边(包括顶点)上,且四边形的顶点在方格的顶点上.(1)在图甲中作出的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2)在图乙中作出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3)在图丙中作出的四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1) (2) (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是(-2,2), 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A, 点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1)请画出平移后的像△ABC(不写画法) ,并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 B′( , ) 、C′( , );(2)若△ABC 内部一点P的坐标为(a,b),则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 , )。
9、将点A(-2-3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所处的象限是 【 】
A.B.C.D.定义:直线l1与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分别为p、q,则称有序实数对(p,q)是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是(1,2)的点的个数是A、2 B、3 C、4 D、5
【伸缩】
1、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如上图中的△ABC称为格点△ABC.现将图中△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1800,并将其边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变形后点B的对应点所在的位置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1)由图观察易知A(0,的坐标为(2,0),请在图中分别标明B(5,3) 、C(-2,5)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的位置,并写出他们的坐标:
( , ) 、( , );
(2)结合图形观察以上三组点的坐标,你会发现:坐标平面内任一点P(a,b)关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l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不必证明);
(3)已知两点D(1,-3)、E(-1,-4),试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Q,使点Q到D、E两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Q点坐标.
3、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的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3次碰到矩形
显示全部